fbpx
x

答疑:菩薩是高高在上的神像嗎?

(圖:Pixabay)

我們來到寺院禮佛,所恭敬禮拜的除了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十方諸佛,還有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手持寶杵威震三洲的韋馱菩薩、慈眼視眾生的觀世音菩薩、發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大願的地藏菩薩,還有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代表行願的普賢菩薩等等。

在許多人心中,這些菩薩似乎與我們更加「有緣」,就以觀世音菩薩為例,即便是沒聽說過釋迦牟尼佛聖號的人,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也總不會感到 陌生。

但也因為太過「熟悉」,對於「菩薩」的含義卻未必了解,甚至已經習焉不察地忘記了這兩字原是梵語。

其實,「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因為民眾喜好簡略,所以將佛陀簡稱為佛、菩提薩埵簡稱為菩薩,這類情形在佛經中並不少見。 具體來說,「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則翻譯為有情,因此菩提薩埵便是覺有情,這是新譯,舊譯為大道心成就眾生,其實含義無別。

那甚麼是「覺有情」呢? 這可以從自利、利他、自他兩利三方面來解釋:

一、從自利來說,菩薩本身是覺悟的有情,也就是自己已經能夠自覺了。

二、從利他來說,覺有情就是覺悟一切有情,菩薩發心不僅解決自己的困難,更要以己所悟的道理,教化眾生同出苦海,以先覺覺後覺;能覺之人是菩薩, 受教化者是有情,所以稱為覺有情,如《楞嚴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三、從自他兩利來說,覺指佛,有情指眾生,菩薩同時兼有上求諸佛覺道、下化有情眾生兩重含義,故名覺有情。

(圖:Pixabay)

菩薩階位很多,有因位菩薩及帶果行因之別,如文殊、觀音等菩薩,久遠劫前已經成佛,為度眾生方便示現菩薩身,倒駕慈航,便是帶果行因。 也正因他們與眾生結緣深厚,所以更為我們所熟知。 而尚在因位的菩薩,從初發心開始,也要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諸位之後,才能成佛。

許多人認為菩薩都是神通廣大、高高在上的,事實上,修學菩薩道者眾多,只要具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精神,就是菩薩,並不局限於我們所熟悉的那幾位大菩薩 。

一般不明佛法者,誤把菩薩當神或偶像,將泥塑、木雕、紙繪、銅鑄視為菩薩,其實那是菩薩的像,並非真正的菩薩精神。如觀音、大勢至等諸大菩薩,我們所崇敬的是他們大慈大悲、自利利他的精神,身為佛弟子,要見賢思齊地向他們學習。

只是凡夫著相,若無具體形象,往往難以發起恭敬之心,塑像便是諸位菩薩偉大精神的表徵,我們禮拜供養也是為了藉此形像生清淨心,勉勵自己依教奉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而不是因為他們「有求必應」才長跪像前。 倘若自己毫不努力,只是想以禮拜、供養來換取菩薩對自己「心想事成」的保佑,這與世間的利益交換又有甚麼區別呢?

其實,大家聽聞了佛法,若能發心行菩薩道,個個都是菩薩。但我們是凡夫初學菩薩,自然不同於觀音、地藏等諸大菩薩,諸大菩薩是久遠修來,我們才剛發心,切不可以驕傲自滿,覺得我已發菩提心,便理所當然地應受菩薩稱謂和別人禮敬。

可另一方面,我們與諸大菩薩雖有發心早晚、智慧淺深之別,只要我們肯精進修學,將來成就也一定與諸佛菩薩相同,所謂「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妄自菲薄而生退屈之心。

轉載自靈隱寺:
https://mp.weixin.qq…9WNj9chYg

延伸閱讀:
求佛菩薩有用,但是不一定有用?原來求佛要先求己⋯⋯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