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雲南大理的佛教傳播中心──水目山曾是皇家禪林,有西南地區最大的佛教塔林⋯⋯

水目山「寺抱塔」建築(圖:大理日報)

大理祥雲縣的水目山,是雲南省開創較早的佛教聖地之一,也是大理國時期的皇家禪林,有「雲南禪宗第一寺」的美譽。

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普濟慶光禪師到水目山開山建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傳說山上原本沒有泉水,禪師以錫杖卓地,遂有泉水湧出,故稱卓錫泉,且得水目山之名。

歷代都有僧人住水目山,除了普濟慶光禪師外,還有大理國的淨妙澄禪師、明末時期的無住洪如禪師、普行非相禪師等。亦有不少皇族中人在此出家為僧。

明末,無住洪如禪師(1592~1664)於水目山創寶華寺,與弟子相繼於此弘揚佛法,開壇講學,其時官民皈依者甚眾,鼎盛時「衲子千餘,從者如雲」。據說,無住禪師喜歡茶花,尤其喜歡種雲南山茶。他曾在寺裏栽種茶花,常在茶花下打坐參禪。

至近代,水目、寶華兩寺逐漸凋零,後人集資復修,至今香火猶盛。

(圖:大理日報)

獨特的建築群落

從唐朝起,水目山寺院經過多次修建,逐漸形成了一個建築群落。景區內古木參翠、寺剎巍峨、名碑矗立、佛塔成林。水目山有罕見的「寺抱塔」奇觀、中國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以及萬眾皈依的寶華寺戒堂等。

「寺抱塔」建於大理國時期,寺塔成方型,共有十五級,通高18.17米,塔外有寺環抱,因此稱為「寺抱塔」,是雲南佛塔建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樣式。

水目寺以北的北崗塔林,現存七十餘座歷代僧人的墓塔。這些墓塔從大理國一直延續到清代中期,以雕刻精細而聞名,成為水目山的一個特別景點。其中地宮為儲藏骨灰罐的地方。就佛塔的數量與規模來說,民間有「北有少林,南有水目山」之說。

看到水目山塔林的規模,可以想像到當年水目山「千衲繞圍、三千比丘、八百尼眾」的盛況。


延伸閱讀:
探訪雲南總佛寺:貝葉樹的所在地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