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韓國正寬法師到台灣舉辦「寺剎素食」餐會,分享獨特的烹飪哲學⋯⋯

正寬法師特別到台灣,舉辦「天地共生  蔬理美味」餐會(圖:國城定潮)

過往,大眾必須遠赴韓國白羊寺,才能一嘗正寬法師製作的素食。近年她走遍世界各地,介紹佛教的飲食文化,今年更受高雄國城定潮邀請,帶著親自製作的醬油、辣醬、辛奇(泡菜)到台灣,分享寺剎飲食之道。

法師2022年獲曹溪宗認證為「寺剎飲食大師」。「寺剎飲食」是指僧眾每天的飲食,從種植到烹調,都是修行的一環。

「好的飯菜會帶給人能量。」正寬法師說,當我們進食自然、時令、可持續的食物,世界也會變得更加可持續。

「天地共生  蔬理美味」餐會

今年她特別到台灣,舉辦「天地共生  蔬理美味」餐會。據悉,為了這場餐會,法師與團隊共攜帶26件行李,包含碗盤、餐具,以及她久釀多年的醬料、漬物與老茶等。

抵達台灣後,她又特地到美濃挑選蓮藕、薑黃、馬鈴薯等。法師說,這次是她帶最多器皿、最多韓國食材的一次餐會。

(圖:國城定潮)

《Vogue》報道,正寬法師首先呈現的前菜是「海苔脆片/蓮藕脆片/馬鈴薯脆片」,與「五味子/覆盆子/七年發酵茶」,用清新的酸味打開味蕾。

之後是人蔘料理,以來自韓國的四年蔘,以及薑黃、紫山藥等製作。先蒸人蔘再浸泡醬油,輔以薄粉油炸,使它展現出濃縮的味道。及後,法師再製作「滷花菇」、「嫩豆腐」、「白岩山樬木芽/滷蓮藕/黑芝麻山藥」等菜色,呈現人生的微酸、微辣、微甜等層次。

(圖:國城定潮)

正寬法師有一套獨特的烹飪哲學。例如人蔘一般帶苦味,不過她先將人蔘蒸過,再放到自製醬油內、最後再炸,這樣不僅吃不出苦味,還保有濃郁人蔘味。

名作「滷花菇」背後的故事

「滷花菇」是她的名作,用上了自家製的陳年醬油,菇肉飽含湯汁,肥厚扎實。原來對法師來說,這道料理別具意義──十七歲那年,她母親離世,兩年後她出家為尼。出家多年後,終於再見父親,為他烹煮一道「滷花菇」。

滷花菇(圖:中時新聞網)

爸爸原本擔心女兒在寺院生活艱苦,吃了滷花菇後驚嘆:「這比肉更好。」他終於恍然大悟,放心地說:「你可以不需要回家了。」不久後,他便心無掛念地安詳離世。因此,這道菜是法師最後一次為父親煮的料理。

正寬法師曾獲頒「亞洲50大最佳餐廳標誌人物獎」,也曾受邀至紐約米其林三星餐廳Le Bernardin客座,向全世界推廣寺剎飲食。這次是法師第二次受國城定潮之邀,到台灣舉辦餐會。

透過這次活動,可見法師與生俱來的創意、對時令食材的深厚尊重。這不僅是一場食宴,法師期望每位參與者由衷感受喜悅與幸福,未來也繼續推廣素食,採取行動愛護地球。


延伸閱讀:
「零浪費」的料理:有1,700年歷史的韓國寺剎飲食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