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95後女生耗時半年,臨摹2.1米敦煌巨畫《普賢變》,分享敦煌文化之美

(圖:齊魯晚報)

近日,山東濟南95後女生秦月語耗時半年,臨摹了2.1米高的敦煌莫高窟159窟《普賢變》,她將整個過程分享到網絡後,引起不少網友關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秦月語是山東藝術學院城市藝術與創意學院學生, 這幅作品是她的研究生畢業作品。臨近畢業,她自稱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對口工作,曾考慮過轉行,網友們的關注讓她打消了這一念頭,「今後,我希望能利用新媒體平台,讓傳統之美重新煥發生命力。」

在秦月語臨摹的這幅敦煌壁畫作品中,記者看到整體色彩厚重,線條疏密有致,畫面複雜豐富卻緊湊完整。這幅壁畫高2.1米,寬1.35米,是秦月語讀研期間繪製的最大一幅作品,前後用了半年時間。

「我們的畢業作品是臨摹一幅古代壁畫,當時我希望畫一幅壯觀一點的,有紀念意義的作品。敦煌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而莫高窟159窟的《普賢變》是敦煌壁畫中唐時期的精品之作,是經典的代表,所以我最終選擇了這幅壁畫。」秦月語說。

同時,相較於不少經過1,000多年時間流逝而產生破損的壁畫來說,這幅壁畫的畫面和色彩保存較為完整,這也是她選擇臨摹這幅壁畫的原因。秦月語表示,這幅壁畫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畫中的形象塑造,也成為中國一些戲劇類型臉譜的發源。

秦月語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她希望能讓敦煌壁畫在當代文化語境下,呈現出它的審美價值,「傳統的壁畫是固定在洞窟石壁、宮殿寺廟或者古代墓穴裏的不可移動文物,而我們現在用現狀性臨摹的方法,去臨摹出古代壁畫,讓壁畫變成了可移動的作品。」

自己篩土製作泥質畫板 盡量使用傳統工藝

在臨摹過程中,秦月語盡量使用傳統工藝,最大程度地表現出這一傳統藝術的韻味。

她還告訴記者,臨摹所用的載體,是自己製作的泥質畫板,這一步驟需要用到沙子、敦煌土、麥秸稈等。本來這些材料都可以在網上買到,但因為疫情防控原因,在學校裏無法接收快遞,因此她和同學都是自己在湖邊挖土,再一遍遍篩成細小顆粒後使用,光是這一工作就用了一整天的時間。

「在製作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每一層土的晾乾,如果不乾透就製作下一步,會造成泥層開裂,影響之後的步驟。」秦月語說,在之後的繪製過程中也非常需要耐心,一遍又一遍地上色,不然無法呈現出古壁畫厚重的色彩效果。

這幅作品高達2.1米,一個女生很難搬動,所以製作泥板時非常費勁,秦月語在室友的幫助下完成了這一步工作。而在繪製時,由於畫幅較大,中間部分不管是坐著還是站著都難以夠到,她只好趴在畫面上,仔細描繪畫面中每一個細節,時間長了難免腰酸腿疼。

在繪製過程中,秦月語使用了礦物顏料,這與敦煌壁畫使用的岩彩一脈相承,不僅在色彩上更具表現力,還能在畫面上呈現出顆粒感,使畫作更具質感。最後,還要通過「做舊」,令這幅臨摹作品盡可能地還原出古壁畫的自然破損效果。

(圖:網上圖片)

不是一時興起 童年《九色鹿》埋下好奇種子

其實,這幅《普賢變》並不是秦月語的第一幅臨摹作品,臨摹古壁畫伴隨她從研究所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整個學習生涯,先後繪製了幾十幅。從臨摹山西永樂宮壁畫、北京法海寺壁畫、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到敦煌莫高窟壁畫⋯⋯還有山東本地的泰安岱廟壁畫。她說,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壁畫的精品,臨摹這些壁畫是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必經之路。

此次畢業作品臨摹敦煌壁畫,並非是秦月語一時興之所至,「小時候在動畫片裏看到善良的九色鹿、神秘浩瀚的敦煌奇景,讓我那時就對敦煌產生了好奇。」《九色鹿》是根據敦煌莫高窟257窟壁畫《鹿王本生圖》改編的動畫片,由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出品。秦月語覺得,九色鹿是個善良而美好的形象,但那時她還沒有想到長大後,會有機會將這幅古壁畫臨摹出來。

讀研究所二年級時,秦月語第一次臨摹了《鹿王本生圖》,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她在二年級和三年級時對這幅古壁畫臨摹了多次。

除了臨摹古壁畫,秦月語還體驗過「文物醫生」的工作。她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自己讀本科時的課程內容包括古建築保護、陶瓷鑑定與修復、古籍保護等。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的是,自己曾動手修復過一本清末民初的書籍,原本被蟲蛀後破損嚴重的書籍經逐頁修復後,可以正常翻看了。

這麼多人關注和鼓勵 她打消了轉行想法

秦月語將自己臨摹敦煌壁畫的過程發到社交平台後,吸引眾多網友關注,很多人為她點讚。

受到這麼多的關注,秦月語並沒有想到。她說,自己在網上分享畢業作品的繪製過程,主要是想給學生時代留一份紀念,順便分享一下外人眼中這個「小眾而冷門,又挺有意思」的專業。在與網友分享經歷的同時,她還通過網絡遇到了不少同專業或畫畫的朋友,一起討論壁畫的各種技術問題。

「重要的是,在三年研究生學習的末尾,我在網絡上受到了意料之外的關注和認可,給我帶來了滿滿的動力。」秦月語說,臨近畢業,自己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對口工作,原來也考慮過轉行,但網友們的鼓勵讓她打消了這一念頭。

「本以為我學的是一個冷門專業,但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美的力量,原來大家都是能Get(獲得)到的!」

秦月語認為,古壁畫是中國審美的一個縮影,不僅是形式上的美,更多的是背後時間賦予它的價值和深度。 「作為文物專業的研究生,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去闡釋古老的文化,比如說利用新媒體平台,讓它們重新煥發生命力。」談到畢業後在專業領域的想法,她這樣說。

轉載自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2/06-06/9772366.shtml

延伸閱讀:
駱慧瑛博士談敦煌藝術中的觀音經變:佛菩薩的無言說法,令觀者能安靜心定、輕安愉悅⋯⋯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