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好笑又益智的音樂會

啊?音樂會哪有甚麼好笑不好笑的?益智的音樂是指莫札特的作品嗎?

本月初,「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在香港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辦「音樂‧禪」活動,吸引了數千名市民入場。

進入會場,看見明就仁波切坐在舞台上,背後則坐著一隊專業樂團。樂團成員包括本地著名中樂樂手許福維、年僅14歲的小提琴手張庭榕,擔任指揮的是曾為香港多套電影、電視節目、演唱會配樂的廖原。整個活動由台灣著名作曲家、歌手兼導演──郭蘅祈(郭子)編導,光是製作班底已甚有瞄頭。

明就仁波切以豐富的表情、動作及語言介紹禪修
明就仁波切以豐富的表情、動作及語言介紹禪修

活動開始,仁波切指出每個人都有美好的一面,但即使自己十個特質中有九個是優點,我們往往只會著眼於剩下的一個缺點,而作出負面的自我評價。禪修可以讓人發現自己的美和善。

仁波切說禪修需要放鬆,問觀眾想先學放鬆還是學禪修,大部份觀眾都說先學放鬆。仁波切形容放鬆的感覺,應該像他忍著不去洗手間而作長時間教學,好不容易才等到下課,馬上衝去如廁,完事後的感覺。他做出鬼馬的表情表達這比喻,令全場捧腹大笑。

接著,仁波切帶領觀眾一起深呼吸以達致放鬆效果,並指出專注呼吸而放鬆,其實已經是在禪修。他稱這是“Buy one get one free”(買一送一),又引來哄堂大笑。

專業樂團演奏音樂以作禪修所緣
專業樂團演奏音樂以作禪修所緣

仁波切還分享了他小時候患上驚恐症的經歷。約從7歲開始,他經常不由自主地出現莫名的恐懼及焦慮。到了13歲,他進行三年零三個月的閉關時,思索應該任由自己恐懼三年,還是應該嘗試克服恐懼,結果他選擇了後者。「正如你處身某地的外圍才能看清楚全景,當你看到問題時,表示你已開始跳出問題,擁有更多選擇了。」他說道。

閉關期間,仁波切只禪修了三天,便治癒了困擾他多年的驚恐症。他甚至覺得,驚恐症成為了他的良師益友。

2002年,26歲的仁波切參與兩名美國著名神經科學家的實驗。實驗採用最先進的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fMRI),把128個電極連接到他頭部以測量其最微細的腦部活動(一般腦波掃描只有16個電極)。仁波切不僅在可能引起恐懼的環境中絲毫沒受影響,更被測量出他大腦中樞與快樂相關的神經元活動,在禪修時躍升了百份之七百!這就是他被《時代雜誌》及《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的緣由。

其後,仁波切再教授了一些培養覺知、熟習心性的技巧。

以上各段開示之間,樂團都會演奏一段優美動聽的古典音樂。仁波切說當中包含著一個秘密──如果覺知自己在聽音樂,這也是禪修的一種──以聲音為所緣(專注對象)的禪修!仁波切還準備了給每位觀眾一個小鼓,讓大家一起搖鼓,作為禪修的手段。十分新奇有趣!

據說某些音樂有助提高智能,但無論聽哪種音樂,只要我們保持正念,觀照所有起心動念,不加批判也不加壓抑,純粹覺知,都能把聽音樂轉化為禪修,令自己的心更清明,進而紓解煩惱,開啟智慧。仁波切這種別開生面的禪修教授,誠然對生活忙碌的城市人裨益甚大。

現場觀眾熱烈鼓掌
現場觀眾熱烈鼓掌

仁波切輕鬆幽默(可惜本文無法盡錄其笑話),動作多多,表情趣怪,配上音樂和禪修,成就了這場既好笑又益智、融合了藝術和靈修的「音樂會」。他來年將再次進行三年零三個月的閉關,若欲再聽他的生動開示,便要多等三年了……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