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眼睛健康


香港失明人佛教会的两位干事──李启德及李健,于佛门网B频道节目《划破黑暗》中提及,近年视障人士数目大幅增加,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这些视障人士的视力障碍,很少属先天性,大部份都是后天形成的。箇中成因很多,有生理也有心理的因素。最直接的莫过于被袭击至眼睛受损,正如李健所说,某些个案是与人结怨、打架致盲,故心灵健康也与眼睛健康相关──心灵健康的人较懂得包容别人、较少以言语或行为伤害别人,自然较不容易与人发生争执而受伤。
后天失明比较常见的成因是眼疾,例如糖尿上眼、青光眼、视网膜脱落、黄斑点退化等。其中青光眼的成因之一是高血压,而高血压又与情绪相关──脾气暴躁、容易发怒,则较容易出现高血压。
不仅如此,人类身心关系之密切,远超乎我们一般想像。中医认为,若某种情感太剧烈,将会损害五脏之其一。古医书《黄帝内经.素问》载:「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并进一步指出喜多(指过份的狂喜)伤心、怒多伤肝、忧多伤肺、恐多伤肾、思多伤脾。其中,眼与肝经相连,肝开窍于目,故「怒多伤肝」其实也会影响到眼睛健康。
此外,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谓:「怒不可暴,怒生气疾、恶疮。」《黄帝内经.灵枢》云:「喜怒不节则伤脏。」西藏医学也说多怒性急,易生胆病(按:藏医所说的「胆」是一种与胆相关的元素,并不限于此一内脏。无论如何,中医说「肝胆相表里」,故藏医此说也不违中医所知)。由此可见,大喜大怒将导致许多身体问题。
引致后天视障的另一常见眼疾──视网膜脱落,与深度近视有很大关系。已发展地区往往较多人患上近视,香港的近视人数比例更于世界「名列前茅」。究其原因,大概是港人每天都由于工作及娱乐需要,长时间观看电脑及电视屏幕,导致视力衰退。要知道,人体器官有如机器,使用过度便会损耗。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又,《黄帝内经.素问》曰:「贪味则伤腑……纵欲则伤脏」。贪色伤肝、贪声伤肾、贪香伤肺、贪味则伤心脾。「贪色」指贪求种种眼见的悦目影像,刺激眼睛太多,结果将会影响肝脏。若肝不健康,眼睛也不会健康。
因此,欲促进眼睛乃至身体健康,即须避免情感过份高亢,保持心境开朗愉快;同时节制物欲,减少劳役五根(眼耳鼻舌身)。「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懮阻,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固。」(《饮膳正要》) 这不正是佛弟子应有的生活态度吗?
李启德及李健还和我们分享了更多护眼知识,例如与电视萤光幕保持距离的原则、适当时间睡觉的原理等,请收听《划破黑暗》第三集:http://channelb.buddhistdoor.com/cht/play?programme=11218
※ 更多香港失明人佛教会的资料,请浏览http://www.hkbsb.org.hk/index.html
分类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