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階搜索
]
简体
主頁
明覺專稿
佛學智慧
十方人物
專題特寫
文化薈萃
社會關懷
人生感悟
淑世佛教
明覺長文
時事脈搏
專題網站
觀音專輯
淨土專輯
活一番
拾方視角
拾方藝廊
社區活動
學佛資源
明覺學佛
佛學辭典
昔日明覺
一門超出
人海燈
明覺電子季刊
十方影音
動感影頻
精彩音頻
圖片專集
護持我們
關於我們
佛門網
東蓮覺苑
訂閱通訊
成為伙伴
進階搜索
搜索關鍵字 :
搜尋明覺雜誌 :
全選
佛學智慧
十方人物
專題特寫
文化薈萃
社會關懷
人生感悟
淑世佛教
搜尋時事脈搏 :
所有新聞
搜尋相片 :
全選
佛教活動
佛教藝術
寺院建築
朝聖之旅
高僧大德
搜尋影頻 :
全選
佛學講座
佛曲妙音
文化藝術
法師開示
生活靈修
素善人生
搜尋音頻 :
全選
佛教文化
佛曲妙音
生活靈修
經咒課誦
經論開示
明覺專稿
|
作者
張倩儀
張倩儀 文章
人生感悟
敦煌和印度的阿旃陀──盲信歐洲的遺憾
香港的大型敦煌展覽曲終人散。前日讀敦煌第一任的所長常書鴻的自傳《九十春秋》,見到以下回憶: 「印度的考古局局長恰克拉伐蒂深有感觸地對我說⋯⋯
文:張倩儀
|
2015-05-20
全文 >
文化薈萃
讓快樂立體起來
為甚麼把心情和文字學連起來呢?有一本書說得好,語言的其中一種作用是記錄和表達內心的情感經驗。中國人重視內心世界,所以中文的情感詞滙很豐富,而且表意細膩。(劉美紅《先秦儒學對“怨”的診斷與治療》)
文:張倩儀
|
2015-01-30
全文 >
文化薈萃
念之中心焦
最近見到一個香港朋友,是個美麗的年輕母親,按理應該很幸福。可是她卻皺著眉說,她為女兒擔心。
文:張倩儀
|
2015-01-09
全文 >
文化薈萃
從喜到樂
人人都想快樂,所以教人甚麼是快樂、怎麼能快樂的書, 簡直車載斗量。光是書名涉及快樂的中文書就有上萬本,而涉及幸福的也不遑多讓。
文:張倩儀
|
2014-12-19
全文 >
返回頁頂
訂閱通訊
訂閱通訊
訂閱「佛門網」資訊,
每期最新內容
即以電郵送上!
立即訂閱
護持我們
護持我們
請支持佛門網的
弘法工作!
網上捐款
遷址啟示
遷址啟示
本機構於2020年12月7日
遷往
香港荃灣青山公路九咪半
發業里8號 弘法精舍215室
遷址啟示
分享到
facebook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