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加拿大東蓮覺苑建苑三十周年特輯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每月護持
    • 單次捐款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加拿大東蓮覺苑建苑三十周年特輯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每月護持
    • 單次捐款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加拿大東蓮覺苑建苑三十周年特輯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每月護持
    • 單次捐款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加拿大東蓮覺苑建苑三十周年特輯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每月護持
    • 單次捐款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简体
明覺作者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97%9c%e5%85%b6%e7%a6%8e/" title="Posts by 關其禎"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關其禎</a>

關其禎

《觀經》的下品下生文與彌陀第十八願「唯除文」有抵觸嗎?(下)

關其禎 2025-07-06

第十八願的「唯除文」,此就未造業而解也 上文談及,當法藏菩薩於十劫之前成佛,號阿彌陀,即成就四十八大…

全文 >

《觀經》的下品下生文與彌陀第十八願的「唯除文」有抵觸嗎?(上)

關其禎 2025-06-22

《觀經》下品下生文說,逆惡凡夫得生淨土,引起普世的迴響 作為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藉韋提希皇后的…

全文 >

何以見得後四品的善惡凡夫發三種心,具足信願行,得生淨土?

關其禎 2025-06-08

後四品的善惡凡夫之信佛和得生因緣 – 臨終遇善,聞名稱名 《觀經》三輩九品凡夫的後四品都…

全文 >

釋尊有沒有教佛滅後凡夫,如何得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下)

關其禎 2025-05-25

(續上期) 上文談過:釋尊在《觀經》向第三類 – 佛滅後、修不成善法的佛弟子,與及非佛弟…

全文 >

釋尊有沒有教佛滅後凡夫,如何得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中)

關其禎 2025-05-11

(續上期) 上文談及:釋尊在《觀經》按三類不同根機的善惡凡夫 – 1. 修觀想的定善之機…

全文 >

釋尊有沒有教佛滅後凡夫,如何得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上)

關其禎 2025-04-27

釋尊先為定善之機的弟子,教以觀想方法在第三地觀得見極樂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光台現國,示現十方無量世…

全文 >

《觀經》韋提希夫人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關其禎 2025-04-13

釋尊一向隨他意說法,應時備機,觀機逗教,令請法者蒙受法益 《觀經》是一部釋迦世尊教未來世一切善惡凡夫…

全文 >

不管乘那一願往生淨土,終歸回到彌陀大願業力

關其禎 2025-03-30

阿彌陀佛是為了十方眾生來生其淨土而取正覺 阿彌陀佛發下三個大願 – 第十八、十九、二十願…

全文 >

三福是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也是往生正因嗎?

關其禎 2025-03-16

修「三福」功德,若不迴願,不是「往生正因」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回應韋提希夫人的提問:教我思惟、教我…

全文 >

「引聖勵凡」 --向愚惡凡夫說成佛之道不是天方夜譚的事!

關其禎 2025-03-02

《觀經》下品下生文--一段舉世震驚、令人費解的經文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下品下生文告訴人們:一個犯五…

全文 >

如來方便善巧說「抑止」,真實悲救還「攝取」

關其禎 2025-02-09

沒有彌陀真實功德的眾生,是沒法得生「極樂無為涅槃界」 極樂世界的境界實在太高了,所謂「無為涅槃」,即…

全文 >

任何眾生只要迴向發願,即可乘第十九願往生極樂嗎?

關其禎 2025-01-26

究竟世俗凡夫迴向發願,可否得生? 上文討論過「乘第十九願往生者,必須迴向發願,方可得生極樂」的情况,…

全文 >
« 上一頁 Page1 Page2 Page3 ... Page25 下一頁 »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贊助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5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give you the most relevant experience by remembering your preferences and repeat visits. By clicking “OK”,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ALL the cookies. However, you may visit "Cookie Settings" to provide a controlled consent.OK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