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來解釋「信、願、行」 上文談到我等凡夫自心生起的「信、願」是靠不住,因為「觀心無…
娑婆凡夫所發的心是靠不住,觀心無常故 我們今生在不同的因緣下接觸佛教,又為了不同的目的學佛,但佛陀及…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將釋尊的一代時教,歸納為定、散二善,…
就淨土法門來說,「願生心」便是「菩提心」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依四十八大願,歷五劫思惟,所成就的圓滿「…
凡夫既沒法理解佛的知見,我們只好深信佛語、乘佛願力,得生淨土 前文討論過「淨土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之一…
作為佛弟子,佛如是說,我如是信;佛所說一切法,我應盡皆仰信 佛教可分為「教、理、行、果」四個範疇來修…
諸佛在因地發願修菩薩行,將果覺功德迴施眾生,也是因果關係 很多佛門中人因糾結在因果問題,而不信受「佛…
人雖是萬物之靈,但以人類的智慧,極其量只可以想出一個能造物的「神」,高高在上,主宰一切,而人是無法想…
諸佛菩薩為了普度眾生,尤其是無力修聖道等怯弱凡夫,在因地為他們發願,為他們修行,將果地功德迴向祈求諸…
「要門」的目的,是善巧引導佛弟子齊入「弘願」 上文談及「淨土法門是不是釋尊教化的八萬四千法門之一呢?…
三乘佛法皆方便,入佛之知見即真實 前文引善導大師的《法事讚》第一首偈「讚教興」,提及長久以來、極具爭…
彌陀本願是如來的本懷,故此六方如來出廣長舌相勸信、稱揚,並攝護、憶念一切念佛往生人,並向世人證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