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人生》雜誌讓星雲大師與東初老人交會,老人的教導讓大師畢生受用……

1954年,《人生》雜誌創刊六週年慶,時任主編的星雲法師(前排右三)與東初老人(前排右五)、南亭長老(前排右四)等人合影。(華嚴蓮社提供)

星雲長老與聖嚴法師因東初老人與《人生》有了交會,兩位法師也受老人影響,成為佛門文字健將,善用文字弘化,對佛教文化推動、教育起了莫大的作用。

心懷佛教,知恩報恩

星雲長老受東初老人之邀,從1953年開始擔任《人生》主編,筆名「摩迦」,以「苦行第一」的摩訶迦葉自期。

「來台灣後,也許是在焦山的因緣,承蒙他好意,要我負責《人生》雜誌的編輯工作。也因此除了慈航法師外,在臺灣我親近時間最長、來往最久的就是東初法師了。

「《人生》因為有東初法師執筆的佛教評論、南亭法師的專欄,煮雲法師、心悟法師等不定期的文章,還有主編我的每一期文稿,這陣容在當時佛教界,是一份很有權威的雜誌,我真是廢寢忘食的要把這份《人生》編好。

「東初法師每次在看《人生》的文稿時,都會有些立論見解,深深的影響著我,如:『不滿現實是一般人的通病,現代青年人,一天到晚就是不滿這個,不滿那個,要改革這個,要改革那個,都不曾想過佛教的前途要如何?未來的弘法要如何?如何推展佛教事業?⋯⋯人在享有現成的一切時,也要懂得如何回饋。』這個見解讓我有茅塞頓開之感。」(摘自星雲法師《參學瑣憶.東初法師》)

人生雜誌社發行人東初老和尚聘請星雲法師擔任《人生》主編,法師曾以「摩迦」為筆名,擔任主編達六年之久。(法鼓山《人生》雜誌提供)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

東初老人曾任江蘇鎮江焦山定慧寺住持,對於寺院管理、僧格養成都有其獨到的眼光,對星雲法師日後創建道場、組織教團有深遠的影響。

「提到佛教的改革,就想到在佛門有很多禮儀,如:進出大殿要排班(排隊的意思)、進入齋堂過堂要排班、出堂要排班,做什麼事情都要排班,你等我,我等你,等到大家到齊了才能出堂,不知流失多少時間了。有一次,有位法師在東初法師前面發牢騷,說:『以前在焦山佛學院讀書,光是排班就不知浪費多少時間,佛教很多要改革,像這種老是排班,都形式上的,應該去除。』

「東初法師立刻沉下臉來,對這位法師說:『你現在能成為大法師,不就是從排班中慢慢養成,而走出來的嗎?』

「我覺得這句話很重要,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團體要整齊化一,不能散漫,不能不受紀律規範,才能融入大眾中。何況佛門非常注重生活訓練,出班前等待他人,是表示心中有大眾、有團體,自然就不會我行我素,學僧時候心中有大眾,將來出來弘法,心中必定有眾生。改革是要應時代的需要,改變弘法方式,依眾生不同的根器,給予慈善、教育、文化、修持等不同的接引環境。」(摘自星雲法師《參學瑣憶.東初法師》)

1969年,星雲長老在佛光山叢林學院設立「佛教文物展示櫃」,讓參訪者欣賞佛教藝術之美。(佛光山提供)

智慧用錢,十方共有

東初老人對金錢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理論,老和尚認為對金錢的態度是「口袋裏要有,腦袋裏沒有」,如此則不生煩惱,能省則省,自利利他,皆大歡喜。東初老人的智慧,讓星雲法師一生受用無窮。

「『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錢,用了才是自己的,不用都是別人的』,東初法師的這二句話,也讓我受益無窮。

「我不存錢,也沒有購買的習慣,更不會私藏擁有,佛門的功德善款,都是給佛教用,尤其是用在培養人才,興建大學,成立文教基金會,提供各種獎學金,我一點也不吝惜。用在佛教文化推廣上,如出版刊物、辦報紙、成立人間衛視,即使是赤字,我也一樣續辦。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不用都是別人的。』我覺得這很契合佛法,因為信眾的善款,要用在信眾身上。

「想來,東初法師說的話、理念,我確實都有做到,且一生都在奉行。」(摘自星雲法師《參學瑣憶.東初法師》)

(待續)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75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標題為編輯所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