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一行禪師教人表達愛意

「快樂就在此時此地」---一行禪師
「快樂就在此時此地」—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教人示愛?

不用驚訝!依佛法的觀點,若「愛」混合了貪執等煩惱,才是壞事;但若能真誠關心別人、利益別人,則是美善的「愛」。佛法鼓勵在家信士培養後一種愛,將之廣泛應用於親情、友情甚至愛情,令自己和他人都活得更快樂。因此,一行禪師才鼓勵我們向所愛的人表達情感,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愛。(當然,如果可以更進一步,做到不分對象、不求回饋的「愛」──即佛法所推崇的「慈悲」,是最好不過的了。)

昨夜,一行禪師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講座,參加者多達八千人,會展5號展覽廳幾乎座無虛席。現場觀眾中不乏社會名人及藝人,例如勞工處處長謝凌潔貞、廉政專員湯顯明、前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商界的莊學山、黃奕鑑、紀文鳳;文化界的李焯芬教授、梁文道、馬家輝、沈旭輝;藝人顧紀筠、陳潔靈、余安安等。盛況比美樂壇年度頒獎禮或天皇巨星演唱會,但這次的主角是一位佛教僧人!

講座開始前,先由梅村的法師領唱心靈歌曲,全場觀眾一起跟著法師做出配合歌詞的動作,氣氛輕鬆愉快;接著,再由其他法師指導放鬆與禪修練習,八千人頓時閉目止語、收攝心神;一行禪師上座後,未幾又帶領僧團唱誦觀音菩薩聖號,讓慈悲滲透每一個人的內心。光是看到這裡,已知這並非一般講座,簡直是一場節目豐富的心靈饗宴!

梅村成員於講座開始前獻唱
梅村成員於講座開始前獻唱

一行禪師正式開示時,指出人們習慣攀緣未來,以為幸福總是在遙遠的未來而非現在,但其實我們當下本自具足幸福快樂的條件。無論是吃飯、走路、掃地,甚至出現情緒及痛苦時,只要維持「正念」──覺察到自己在做甚麼,專注當下,便能讓我們從過去及未來中釋放出來,轉化痛苦為平安喜樂,生起智慧。不論是佛教所說的淨土,還是耶教所說的天國,都在我們心中,並非死後才能到達。

禪師繼續說,當你愛一個人,便應把自己作為最珍貴的禮物奉獻給他。愛的真意就是為對方存在,並覺知對方存在的可貴,但你要覺知自己存在才能覺知對方的存在及需要,才能關愛及照顧對方,而覺知之法就是正念呼吸,把心帶回自己的身體。禪師更鼓勵大家向所愛的人唸出「真言」:「親愛的,我知你在這裡,我感到很高興。」及「親愛的,我知你正受苦,故我為你而在這裡。」他一邊說一邊眨眼微笑,表情有趣,逗人發笑;當他提及若愛人不在身邊,可用電腦或電話發電郵告訴他,更引來全場大笑。

一行禪師開示幸福之道
一行禪師開示幸福之道

傳授真言後,一行禪師還教授另一「法寶」。這是他每年向來自約50個國家的年輕人介紹的禪觀方法:預備四顆小石子,拿起第一顆時吸氣,思維石子是花;呼氣時思維自己也是花,同時提醒自己本來就美麗如花,莫被忿怒、哀傷等負面情緒摧毀。

拿起第二顆石子時,把花改為山,思維自己如山般安穩,因為人有安穩的感覺才可能快樂。

第三顆則思維自己如靜止的水,因為靜水方能如實反映當下,而我們的忿怒、恐懼均來自錯誤或不全面的認知。

第四顆則思維自己如虛空,自由自在,沒有憂慮;也不會先入為主,堪能理解別人;更懂得給予對方空間,令我們成為自他快樂之源。

眾多嘉賓參加講座
眾多嘉賓參加講座
八千觀眾,場面盛大
八千觀眾,場面盛大

最後,一行禪師總結說,佛陀所開示的四聖諦中,苦、集二諦有關離苦,滅、道二諦則有關得樂,故佛法是教導喜悅之道。一般人總想設法盡除痛苦,但這樣想的話,永遠都不可能快樂。快樂並非一定要等到毫無痛苦時才出現,正如淤泥上仍可長出蓮花一樣。真正的修行者可以憑正念擁抱痛苦、處理煩惱,培養喜悅,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快樂,即使仍有少許痛苦存在。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