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中觀學的重要名詞解說

在中觀學說中,有些常見且關鍵的名詞,學者對這些詞彙的定義不一。部分學者因未能以中觀的立場來理解,於是在其所賦予的定義中,往往就未能合乎中觀的原意,也因此對於中觀思想未能如實掌握。

明珠佛學社社長劉錦華老師,早前於學社舉行「中論.觀四諦品」講座,以中觀的立場解析空義。講座分為兩部分:先講解中觀學的基本名相,再剖析第廿四品的內容。這樣編排是便於聽眾在理解關鍵名相的基礎上,對於空觀有一個從微觀到宏觀的認識。故本文依據同樣的編排,先節錄中觀的基本名相:緣起論、自性(無自性)、性空論、假名論、中道論、二諦論。講座的第二部分——剖析〈觀四諦品〉,將在下一篇文章報道。

緣起,是不生不滅

在佛教的發展中,「緣起」這觀念不斷地被演繹。在原始佛教中,佛陀以「此故彼」的方式,來表達「緣起」,如《雜阿含經》說:「謂緣無明有行,……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滅。」

初期大乘佛教的中觀家對「緣起」思想有三重看法:一、此緣性,如「緣無明,有行,……及至緣生,有老死」的十二因緣,這是一種時間性前後相續的講法。二、相依性,指相依相待的關係,譬如大小、高低、父子等關係。《雜阿含經》二八八以「蘆葦」來譬喻這種相依性,如「三枝蘆葦立於空地,輾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亦復如是,輾轉相依,而得生長。」三、空寂性,是指「甚深緣起」,在《雜阿含》二九三經:「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靜、涅槃。」這是指離執、貪愛盡除、無欲、涅槃。

現時有學者將「緣起」詮釋為事物如何形成,如某事物是由各種條件、因緣組合而成,故它本身沒有實在、永恆的自性。不過,這種將「緣起」等同「由緣而起」的理解,從「空寂性」的角度來看,則未必是龍樹菩薩的本意。《中論》的「八不」[1]是緣起的網領,「八不」的「不」是「沒有」之義,意指:沒有生、沒有滅,沒有常、沒有斷,沒有一、沒有異,沒有來、沒有去。由此可見,「緣起」應理解為不生不滅等「八不」(簡稱「無生法」),而不是在分析事物是如何出現的(由緣而起)。

這種「無生法」正是〈觀因緣品〉的「破四緣」所透出的。以杯子為例,從「緣起不生」的角度來看,當我們說「這個杯是緣起的」時,意思是說「從來沒有這個杯」。這種「不生」的詮釋方式,有別於將「緣起」理解「杯子如何形成」。如以「無生法」來理解「緣起法」,則前者所表達的「從來沒有這個杯」,比後者所闡述的「杯是如何出現」,更合乎中觀思想。至於,何以我們看到事物總是存有的?中觀家解釋,這乃源於眾生的顛倒見。

自性與無自性的意思

眾生的顛倒見,就是自性見。「自性」(svabhāva)是中觀學常見的另一個基本詞。「自性」一詞在部派佛教時便已出現,部派論師為論證「無我論」的合理性,於是訴諸了「五蘊實有」的觀念,「自性」這概念便應運而生。從部派佛教的觀點來看,只有在五蘊實有的情況下,「我」才能不存在,佛教稱之為「我空法有」[2]

「自性」的「性」,是指「能獨自存在」,它蘊含著三種意義:不造作、不因待、不變異。「不造作」是指本來就存在的。依中觀的觀點,凡是存有的,必然是「自性有」,毋需其他事物的協助,便能自己成就,故《中論》的〈觀有無品〉說「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不因待」,意指不需透過緣便能生起。「不變異」則是指不具有能變化的性質。

對以上這三種意義,中觀家的回應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應稱「作法」,不是「自性有」。而「眾緣和合」與「自性存有」乃相互矛盾的。所以《中論》說「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此外,有變異相可見,即表示不具有「自性」。由此可見,當中觀家提出「無自性」時,不是說有無自性法存在,而是在說「法從來不存在」,這亦是《十二門論》所指出的:「見有變異相,諸法無有性,無性法亦無,諸法皆空故。」

頌文中的「空」,一般人都理解成「先有後無」的「斷滅無」。這是對「空」的誤解。初時大乘經典《維摩詰經》對「空」的定義更加鮮明,如〈弟子品〉是這樣定義「空」的——「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這種「空」義與中觀的立場是一致的,都是指「從來都沒有」,並非是「先有後無」。《大般若經》三五九卷指出:「如是諸法皆無自性,若無自性則無所有。」其中的「無所有」就是「從來沒有」,而不是「先有後無」,更不是有法存在,而這法有個特質是沒有自性。既是「從來都沒有」的話,哪裏會有生呢?如果沒有生的話,哪會有滅呢?所以,青目論師在〈觀因緣品〉第十六頌的長行中說道:「若無自性則無法,沒法何能生呢?」

《十二門論》亦有相同的講法:「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因緣而生的法,是由種種因緣組合而成的,即是沒有自性。既是無自性的話,又怎會有法可得呢?《中論.觀有無品》亦說道:「有若不成者,無云何可成?因有有法故,有壞名為無。」如果「有」都不能成立,「無」又怎能成立呢?

止息概念遊戲的性空論

一般人談「無」的時候,總先預設「有」的存在,當這個「有」敗壞時,就稱為「無」。換句話說,「無」乃用作描述敗壞後的境況。不過,這是種「斷滅見」,不是《中論》的空義。《中論》從三層意義去談「空」:一、空性;二、空用;三、空義。所以,要釐清中觀經典談及的「空」義是指哪個意思,則需要從它的脈胳中去判斷。

空性,是指「空」本身,這是一種寂滅性。《中論.觀法品》的指出:「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偈頌中的「實相」,就是指「空性」——沒有戲論的寂滅性。換言之,空性是指寂滅性。

有學者將「戲論」指稱到所有的語言。這說法明顯是錯誤的,因為佛陀所講的正語屬於語言,但不屬戲論。從中觀的立場,戲論可分為兩種:愛戲論與見戲論。前者是指對物欲的貪戀;後者則指思想上的固執。大體而言,「戲論是指概念遊戲,或可說是不合理的推演。」假如我們通達了空性,便能破除一切戲論,這便是偈頌所說的「寂滅無戲論」。

何謂寂滅呢?可從《中論.觀法品》第七頌[3]得知,寂滅就如涅槃,它與「解脫」雖有不同的意涵,但都是同一種指稱——貪瞋痴之火的熄滅。當貪瞋滅熄滅後,我們都以為會有一個自由自在的生命可得。然而,「依中觀的觀點來看,貪瞋痴的熄滅,就是自知不受後有,脫離輪迴。所以,貪瞋痴熄滅的那一刻,就是清楚地明白『我』是從來無,但由於我們的戲論、顛倒概念,以為有個『我』。」

「空用」是指「空」的用途或目的,主要用於滅除戲論,〈觀法品〉指出,「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意思是指業煩惱本身不是實在的,業煩惱滅就是解脫。換言之,體悟空性,一切戲論都能除滅。另外,〈觀行品〉又說,佛陀說「空」是為了讓我們離開,消解,遮破一切的執見,故亦不應執著有實在的空性[4]

空義,是「空」的意義,就是指緣起法。如〈觀四諦品〉指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此處的「因緣生法」就是指「緣起法」。由此可見,中觀家說緣起(無生法)的目的,乃為眾生遮破一切的執見。不是在描述事物(法)是如何生起,而是在表達沒有那事物(法)。總而言之,「緣起即是空,空即是從來都沒有。」

為方便度眾生的假名論

除了「空」之外,「假名」在中觀學中亦為常見的名詞。它是指憑藉、假托而施設的名字。「假名施設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教學,它包括了世間一切事物。」《小品經》卷九指出:「一切法但(只是)假名字,當知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大品經》將「假施設」細分成三種:名假施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名假施設,是只有假名,而無實體。受假施設,「受」指組合,有學者表示「受」與「授」互通,視之為教學工具,都是假立的。法假施設,指法本身是假的[5]

從中觀的角度來說,「假名」即是「空」,譬如說有人宣稱自己有一疊假鈔,我們能否因此而說他有錢呢?不可以的,因為假鈔不是真鈔[6]。《大般若經》指出:「自性皆空,唯有世俗假說名字,如是世俗假說名字亦自性空。」另一方面,龍樹菩薩在《中論.第廿四品》進一步表示,空亦為是假名。

離有無二邊而說的中道論

「空」義往往被一般人誤解成「先有而後無」的斷滅見。斷滅論不是「空」觀,因其預設「有」作為前提;而中論的「空觀」卻是「一空到底」的,不預設任何前提。總之,一般人理解的「有」,是實有的有;了解的「無」,是實無的無。「有」是常見,「無」是斷見,於是在有無二邊的苦海中沉溺,不能解脫。佛陀出世,離此二邊說中道。

「中道」一詞早出現於原始佛教,佛陀在《轉法輪經》中對五比丘說,苦行和欲樂都不能趣向涅槃,只有離開此二邊,行中道(八正道)才能導向寂靜。《雜阿含經》所講的「中道」,是指離於二邊的中道。所謂「離二邊」是指我們對於「有無」的執見,並非指兩個極端。所以在《雜阿含》二六二、三O一經說,長老闡陀與尊者迦旃延聽聞「離於二邊,說於中道」,即分別證入初果及四果。

龍樹菩薩對「中道」的解釋,卻有別於原始佛教的說法。龍樹菩薩的意思,「空」就是中道[7]。那麼他如何將「離於二邊」溶入於「空觀」呢?「空,是從來都沒有,既然是從來都沒有的話,那麼它哪裏會有生?既然是無生,那麼哪裏還會有滅?這便是無生無滅[8]。」這樣去理解,才能離於二邊,而契入龍樹菩薩的中道義。

並非是兩套真理的二諦論

二諦,是世俗諦、勝義諦。一般的解讀,是將「二諦」看成兩重真理:世俗的真理;勝義的真理。這種講法是有問題的,因為真理只有一個,那就是勝義諦——空(中道)。真理不可能有兩個——世俗的、勝義的。

青目論師表示:「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意思是說,凡夫顛倒心生虛妄,以為世間是真實的,這便是世俗諦。「這裏的『諦』,是指道理,而這種道理被一般人視之為真。」世俗的另一特色是:言說。青目論師認為:「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義則不可說。」這裏的「世俗」就是指「言說」,即是要透過世俗言說,諸佛才能說法度眾。換言之,若不依據世俗的言說,則無法表達第一義。

至於勝義諦,青目論師在《中論.第廿四品》的解釋是,諸賢聖知道凡夫所執的顛倒,知道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的證解中是第一義諦名為真實[9]。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或許可以下三點來理解二諦:第一、二諦是凡夫和聖者對同一個對象的兩種不同見解,它不是兩種的事實,或兩套真理——世俗真理和勝義真理。

第二、二諦是對不同教化對象的兩套教法——方便和究竟。我們要懂得區分甚麼是方便,甚麼是究竟,然後取究竟而棄方便,而不應該既接受究竟,又擁抱方便,否則會錯亂方便為究竟,結果淺化了佛法。第三、二諦是相互排斥的,因為虛妄與真實是不能同時為真的,所以我們必須加以區分。空(中道)不是建立在二諦上,而是建立在勝義諦上,那就是一切皆空。

以上乃節錄明珠佛學社劉錦華社長以中觀學的立場,解析幾個常見名詞。透過對這些名相的掌握,將有助我們認識中觀思想。那麼如何理解《中論.觀四諦品》?為何要選析〈觀四諦品〉呢?請待下期分解。

延伸閱讀

如果一切法皆空,那麼佛說的「四聖諦法」是否亦空呢?

還原《維摩詰所說經》般若中觀的思想與特色

中觀思想學派的簡介


[1]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佛陀開示八不緣起法,是為使眾生能止息戲論以達到解脫(「能說諸因緣,善滅諸戲論)。

[2] 部派佛教的說一切有部甚至更認為,這實有的自體可恆存於三世。

[3] 第七頌的偈頌是: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4] 偈頌原文是:「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5] 這主要是針對說一切有部所主張的實有論而說的。

[6] 所以即使擁有再多的假鈔也不能說是有錢人。其他例子如假覺、假屋、假飯等。

[7] 《中論.觀四諦品》:(空)亦是中道義。

[8] 同樣的道理,常斷、一異、來去等相依法亦可以如此看待。

[9] 注釋原文是:諸聖賢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性。

訂閱
通知
guest
1 評論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
Sam LO

打不開「還原維摩詰所説經般若中觀的思想與特色」,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