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經選讀──《四十二章經》(三)

(圖片出處: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Buddhism#mediaviewer/File:Longmen-lu-she-na-1.jpg )
(圖片出處: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Buddhism#mediaviewer/File:Longmen-lu-she-na-1.jpg )

(第三章):「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不信三尊,以邪為真。優婆塞行五事,不懈退,至十事,必得道也。』

這一章與《中阿含經》<業相應品思經第五>的內文也很相似。人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或面子,障蔽自心,心中常起貪嫉、瞋恚、愚癡等不清淨的念頭。繼而以身作殺盜婬,口出誑言、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等顛倒是非,欺騙他人的十種惡業。如能將十惡業反過來,漸次修行十善法,可得出離三界之功德。


(第四章):「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止其心,罪來歸身,猶水歸海,自成深廣矣;有惡知非,改過得善,罪日消滅,後會得道也。[1]

此章勸人懺悔改過。人從過去至現在難免有過失,若不知道盡快悔改,還繼續犯過,最後眾罪如同河川的水,匯集於大海,無法自拔。


(第五章):「佛言:『人愚吾以為不善,吾以四等慈,護濟之。重以惡來者,吾重以善往。福德之氣,常在此也。害氣重殃,反在于彼。』

第五、六、七章,闡明害人反害己的道理。佛陀又教導我們,如何對待對我們不好的人。 這一章先教導我們用四無量心善待惡人,以德報怨。


(第六章):「有人聞佛道,守大仁慈,以惡來、以善往,故來罵。佛默然不答愍之,癡冥狂愚使然。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實禮如之乎?』曰:『持歸。』『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禍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追形,終無免離,慎為惡也。』

有外道來罵佛陀,欲試探佛陀是否仁慈賢者。佛陀默不作聲,不理睬他,任由他罵,示現修行忍辱無瞋。外道停口後,佛陀才以禮物作比喻,將對方的惡言,退回給送禮的人。「猶響應聲,影之追形」,以聲音的回響和影子,比喻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形影不離。

(圖片出處:http://www.hanmofengya.com/works/TangDai /huaisu/sishierzhangjing.html )
(圖片出處:http://www.hanmofengya.com/works/TangDai /huaisu/sishierzhangjing.html )

(第七章):「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污天, 還污己身。逆風坋人,塵不污彼,還坋于身。賢者不可毀,禍必滅己也。』

「仰天而唾」、「逆風坋人」,仰頭對天吐痰,逆風中以灰塵撒向他人,最終受災殃的是自已。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有些人無理取鬧,或對我們發脾氣。如能活用這三段經文,遇到這些情況,心中默念一句「持歸」,既不會被外境引起瞋恨心;反而心中起了善念,同情對方犯了口業,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吵。


(第八章):「佛言:『夫人為道務博愛,博哀施德莫大施。守志奉道,其福甚大;睹人施道,助之歡喜,亦得福報。』質曰:『彼福不當減乎?』佛言:『猶若炬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 。』

佛教鼓勵布施,因為可對治慳貪及這是修福的方法。佛以「火」比喻智慧,能除去內心的煩惱黑暗。由於修福,所以心生光明。就算自己沒有能力布施,看到人家布施,從內心生起歡喜、讚歎,同樣也可以得到隨喜功德的福報。布施的福報猶如火把,不會因為隨喜他人,而減少自已的福報。


(第九章):「佛言:『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飯持五戒者萬人,不如飯一須陀洹。飯須陀洹百萬,不如飯一斯陀含。飯斯陀含千萬,不如飯一阿那含。飯阿那含一億,不如飯一阿羅漢。飯阿羅漢十億,不如飯辟支佛一人。飯辟支佛百億,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親,教親千億不如飯一佛——學願求佛,欲濟眾生也。飯善人,福最深重。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 。』

這章以飲食供養佛及不同階位聖賢,較量供養福田的功德。世間最善之功德,莫過於孝順父母。以其拜祭天地鬼神,不如孝順父母,及勸請他們學佛,求出世間之智慧。發願求取佛道的出世間功德最大,因可普渡眾生。江北刻經處譯本並無關於父母這段經文。


(第十章):「佛言:『天下有五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制命不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

一般人修學佛法的五種障礙。這章在江北刻經處譯本,增至二十難。


(第十一章):「有沙門問佛:『以何緣得道?奈何知宿命?』佛言:『道無形,知之無益,要當守志行。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即自見形,斷欲守空,即見道真,知宿命矣。』

有修行人請教佛陀;怎樣才可以得到宿命通?怎麼才能夠親自體證到至高無上的真理?

佛陀指出,修行不應該只追求宿命神通,見道成佛才是究竟解脫。 以「磨」比喻持戒;「鏡」比喻本心;「垢」比喻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煩惱。

「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心本來明淨,以持戒斷除煩惱私欲,對外境無所貪求,佛性自會顯現。

(下期續)


[1] 大正第十七冊 No. 784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7/0784_001.htm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