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佛陀把眾生交托給地藏菩薩的經過

(圖:網上圖片)

佛陀是三界的導師,他深知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皆因煩惱而輪迴生死。佛陀也是四生(胎、卵、濕、化)的慈父,悲憫深切。因為常心繫眾生未能度脫了盡,自己入滅之後,如不得救度,眾生將失去了依怙。

佛經記載世尊曾升忉利天宮,囑咐地藏菩薩肩負救度眾生重擔,使眾生莫繼續墮入輪迴之苦。

《地藏菩薩本願經.囑累人天品第十三》中有載佛陀的話:「地藏地藏,記吾今目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世尊連叫地藏菩薩兩聲,甚為悲切,惦念眾生剛強,甚難調伏,所以連聲說要記得我(佛陀)今日在忉利天宮,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也說不盡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鬼神等面前,將尚未出離三界火宅中的眾生全都來交托給地藏菩薩,嘱菩薩千萬不要讓這些眾生再墮落惡道,更莫要墮入永無出期的五無間地獄或阿鼻地獄中,否則他們便受千萬億劫大苦,出離無期。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載:「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又說:「父雖憐愍,善言誘諭。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為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這個譬如說明了三界無安如火宅,但是眾生在五欲中耽湎猶如火燒,不願接受度化,不覺不知。父親雖憐憫他們,心中著急,但仍未能把他們救度。可見佛陀的心是多麼慈愛!

《占察善惡業報經》都有提到佛陀囑咐地藏菩薩的事。佛憂心自己入滅後,眾生福薄恐,災害四起,生靈塗炭。經說:「如佛先說,若我去世,正法滅後,像法向盡,及入末世。如是之時,眾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數亂,災害頻起,種種厄難,怖懼逼擾…⋯」

佛又想到座下弟子,多數都非利根,又長了貪、瞋、嫉妬之念,最後真能得道的恐怕不多。而即使見道,能知宿命者又更少,最終能得道、獲信、禪定得以完全者幾乎沒有。《占察經》這樣說:「我諸弟子失其善念,唯長貪、瞋、嫉妬、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 但求世間利養名稱,以之為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爾時眾生覩世災亂,心常怯弱,憂畏己身及諸親屬不得衣食充養軀命。以如此等眾多障礙因緣故,於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尠。所有修學世間禪定,發諸通業,自知宿命者,次轉無有。如是於後,入末法中經久,得道獲信、禪定、通業等一切全無。」

堅淨信菩薩聽聞佛的感慨,深恐佛去世後,正法後繼無人,眾生在災難中掙扎,於懇請佛陀憐憫眾生邪惡,廣開能讓眾生起信念、生善根、除煩惱的方便之門。《占察經》續說:「堅淨信菩薩言,我今為此未來惡世,像法向盡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請問如來。設何方便,開化示導,令生信心,得除衰惱。以 彼眾生遭值惡時,多障礙故,退其善心。於世間、出世間因果法 中,數起疑惑,不能堅心專求善法。如是眾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種智!願興方便而曉喻之。令離疑網,除諸障礙,信得增 長。隨於何乘,速獲不退。」

佛於是告訴堅淨信菩薩,在弟子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地藏」,他可以肩負度眾生之責。佛舉薦了地藏菩薩,因為菩薩發了大願,救度一切眾生。在五濁惡世的眾生,若常受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力所薰陶,終究可消滅重罪,除去障礙,得到安穩。《占察經》云:「佛告堅淨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遊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熏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又於此世界所有化業,唯除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

這樣,佛菩薩給眾生最大的信心,最可靠的依怙。此番交託,可說天地一件大事,我們多多回顧,感佛菩薩之恩,當能增強信心,藉他度而自度,永離苦海。

延伸閱讀

地藏菩薩深入地獄救拔眾生,緣何供奉梵鐘下?我們從《地藏經》中可看到這些端倪⋯⋯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