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在這裏,你會找到和諧而共融的佛教文化──澳洲新南威爾斯佛教社群一遊

我在去年12月前往南半球的澳洲墨爾本大學和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發表兩篇學術論文。我和太太提前起行,先到悉尼探訪朋友。我這次的目的主要是參加學術會議,不過附加的旅程令我有機會接觸澳洲的獨特文化,以及佛教在該國的發展狀況。

其中一種廣傳的說法是,佛教在1848年由一批前往維多利亞省採金礦的華人傳入澳洲。其後,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斯里蘭卡人抵達昆士蘭和托雷斯海峽群島。到十九世紀末,佛教開始隨著移民人口增加而發展。按照當地201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有2.4%的澳洲人信奉佛教,令佛教成為國內擴展最快速的宗教。目前,當地部分小學的宗教課會教授佛學。我很驚訝得悉一位朋友獲學校聘為教師,純粹負責教授佛學。

伯克利區南天寺

我們剛到悉尼,就獲邀與一些孟加拉人一同參觀南天寺。該寺建於1995年,屬台灣佛光山的分寺,南天寺位於悉尼以南,約八十公里的臥龍崗市內南郊的伯克利區。它遙望肯布拉山和凱拉山,這兩座山屬「姊妹山」,而肯布拉山更形似一隻側躺臥的獅子,故大眾視之為祥瑞之象。

南天寺採用中國宮殿式建築風格,融合現代方法和技術於一體。進入寺內,我們見到一個景色怡人的花園,中間有一條小徑分隔,而小徑則直接引領我們到主要佛殿。寺內的兩大佛殿為大雄寶殿和大悲殿,殿裏供奉多尊佛菩薩聖像。在進入主殿禮佛前,我們在前廳見到千手觀音像,那裏還有五方佛的佛像: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各擺出不同的沉思姿態。兩個大殿內的牆上也供奉著很多較小型的佛像。

寺內有一家素菜館(滴水坊),為訪客提供可口的家常素菜。我們在那裏進餐後,就往寺內其他重要地點參觀,包括藝術和文化文物博物館。然後我們到訪八層高的靈山塔,全塔屬全中國式建築風格,塔內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曾立誓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寺內還有一個許願鈴,我們藉此許下願望。

寺內行程的最後一站為南天佛學院。該院是獲澳洲政府認可的私營高等教育院校,專注於教授應用佛學、健康與福祉、人間佛教、精神健康、跨學科研究及供學員淨心行禪等範疇。各課程教育均解行並重,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增進知識、文化和道德倫理,務求使學生以至社會整體均能受惠。

在寺內遊逛時,我回憶起自己2016年曾到訪另一個同屬佛光山機構的佛教中心: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的西來寺和西來大學。寺院和大學均著重於人文與社會科學。

我們離開時,我向朋友表示,南天寺和南天佛學院實在營辦得很好,我也很訝異寺院有這麼多訪客。踏出寺門後,回首望向南天寺,我懷著感動之情,記著這是我在澳洲之旅的第一個佛寺。在旅程中,我極感平靜,並將會記得其中的每一刻。

卡頓巴的澳洲佛教修道院與Leumeah的Wat Pa Buddharangsee

在新南威爾斯的第二天,一位朋友帶我們到悉尼以西的南山山脈遊覽。當地風光壯麗,充滿山野氣息,更是去年7月國際佛教善女人協會第十六屆大會的舉行地點。在到山嶺間尋幽探勝前,我們先到卡頓巴參訪一間斯里蘭卡佛寺,名為「澳洲佛教修道院」。該寺建於1972年,裏面設有一個禪修中心,讓大眾體驗禪修帶來的平靜。

從藍山返回悉尼的途中,我們經過Leumeah的一家泰國式樹林寺院,名為Wat Pa Buddharangsee。該寺由Mahamakut Ragawithayalai基金會創辦,提供禪修課程、佛法講座和研討會等。寺內的圖書館,收藏了英文和亞洲各國語文的佛經、佛教和相關內容的書籍。

Minto的孟加拉澳洲佛教協會

旅程的最後一天,我們與當地的孟加拉社群會面,地點為Minto一家由孟加拉澳洲佛教協會主理的佛寺。佛寺住持Adiccha大師澳洲籍的孟加拉人。這個孟加拉佛教徒社群來自吉大港市,很多仍沿用常見的佛教姓氏如Barua和Chaudhary。他們在該區投注很多精力,去保護、孕育和發展其宗教、學術和文化傳統,實在令人感動。

在我離開悉尼前赴墨爾本時,我向朋友表示,探訪佛寺和佛教社群是我最喜愛的旅遊活動,他們已帶給我的旅程最為難忘和愉快的體驗。作為佛教的追尋者,我向自己承諾,將來再有機會前往澳洲,定會花更多時間認識當地的佛教徒社群,以了解他們和諧而共融的佛教文化。

原文刊於BDG

Exploring Buddhist Communities in New South Wales

延伸閱讀

探訪南半球唯一的大型露天觀音雕像──澳洲南海普陀寺遊記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