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教中常說的「須彌山」在哪?

(圖:五台山佛教)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佛經中常提到「須彌山」,有人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須彌山應該在印度;也有人認為須彌山是喜馬拉雅山,或岡底斯山;中國有些群眾則認為須彌山是崑崙山 。

所以須彌山到底是哪一座山,如今又在哪裏?

須彌山其實是音譯,意譯為「好光山」、「妙高山」、「好高山」,原為印度神話中的山,佛教宇宙觀沿用了這一稱呼。

佛教的宇宙觀主張,宇宙是由無數個小世界(相當於一個太陽系)所構成。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換句話說,一百萬個小世界(太陽系)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因為是由小千、中千、大千等三個千數重疊而成,因此又稱「三千大千世界」(相當於一個銀河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的化境,稱為一個佛土。[1]

構成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個小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每一個小世界最下層是一層氣,稱為「風輪」;風輪之上為一層水,稱為「水輪」;水輪之上為一層金,稱為「金輪」;金輪之上是山、海洋、洲等所構成的大地。

印順導師《妙雲集》中的《須彌山與四洲》談到:「須彌山中心的世界觀,是佛教古典的一致傳說。佛教的傳說,以須彌山為中心,九山(連須彌山)八海圍繞著;在須彌山的四方海中有四大洲(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廬洲,各分布於東、南、西、北四方);日與月,旋繞於須彌山的山腰。」

根據傳說,我們所處的世界就是南瞻部洲。

敦煌壁畫中各式各樣的須彌山,共同特徵是兩頭大中間小,上有天宮或佛說法,下有海水,山中間有日月和雙龍。

一般都有阿修羅站在中間,手託日月,阿修羅比較特殊,站在一旁。 雙龍形象變成了人身蛇尾纏繞在一起,應該是借鑒了中原傳統的伏羲女媧的形象,日月中的三足鳥和蟾蜍玉兔也是中國傳統。

轉載自五台山佛教:
https://mp.weixin.qq.co…gy9ow

延伸閱讀:
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1] 《星雲大師全集》〈三千大千世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