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龍門石窟遊記之「禹鑿龍門」

圖片:作者提供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處的峽谷之中,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以及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石窟藝術是佛教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景觀,也是流傳千古的歷史瑰寶。龍門石窟南北長約一公里,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期,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陸續營建長達一千四百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筆者這次跟隨一個遊學團來到龍門,雖有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感覺,但已深深地感受到千年石窟的宏偉壯觀,讓人不禁連聲讚歎。

龍門,古稱「伊闕」,「闕」指建在宮殿門前兩邊的大型建築物。中國古代地理名著、成書於北魏晚期的《水經注•伊水》中有這樣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

龍門這裡東西兩山相對,伊河的河水從中穿流而過,兩岸的山頭就像宮殿門前兩座大牌坊,遠望猶如一座風光秀麗的天然門闕,因而稱作「伊闕」。傳說四千多年前那個洪水氾濫的時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大片汪洋,人們受洪水之苦,窘困不堪,溺死者眾。大禹於是帶領人民先疏通洛水,使之注入黃河,而伊水受阻於龍門山,龍門山在遠古是一個相連的山體,不分東西兩山,大禹鑿開龍門山使得伊水和洛水匯合一起注入黃河,歷十三年而馴服河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解決了水患,連乾旱的地方也得到河水的滋潤,大地從此恢復欣欣向榮的景象,百姓終得享豐年。這就是「禹鑿龍門」的故事,也因為這個原因,「伊闕」又叫「禹門」。

自古以來,「伊闕」是十分重要的軍事要塞,是拱衛洛陽的東漢八關之首。「伊闕」的北面是群山夾道的黃河峽谷,南面是坦蕩蕩的平原,反差巨大,這裏河寬不足四十米,是黃河的咽喉,河水流經此地,水流湍急,波濤洶湧。如果從高空俯瞰,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自內蒙古河口鎮始,急轉南下,將黃土高原撕成兩半,沿著七百多里的晉峽大峽谷中蜿蜒穿行,一路狂奔,經過壺口咆哮而下,沖向峽谷最南端的險關隘口 – 龍門。這裡兩岸陡壁夾峙,河水破「門」而出,在此「禹門三激浪,平地一聲雷」,然後一瀉千里,奔向中原。

至於「伊闕」為何其後改稱「龍門」,據聞與隋煬帝楊廣有關。

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在營建東都洛陽前,隋煬帝曾率朝臣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行至最高峰處,遠遠望見洛陽南面的伊闕,目之所及,南北開闊,東西平坦,四周群山環抱構成天然屏障。楊廣就對侍從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古人為甚麼不在這裏建都?眾大臣一時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這時,一位大臣巧妙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聽後龍顏大悅,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京城,把皇宮紫薇城的正門則天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開始被稱作龍門了。

(待續)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