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捨身飼虎」符合自利利他的精神嗎?從這個本生故事看布施之道

(圖:Pixabay)

太虛大師曾說:「佛學的宗旨和目的,簡單地概括起來,不過是自利利他而已。」[1]

佛典故事記載,佛陀在過去世曾以自身的血肉,布施一頭餓得奄奄一息的老虎。這無疑是利他的,但是否符合自利利他的精神呢?

捨身飼虎的故事

根據《賢愚經》,過去世久遠劫以前,有一個大國名叫摩訶羅檀囊,統率著五千多個小國家。國王有三個王子,小王子摩訶薩埵天生慈悲,經常幫助國內窮苦的百姓,因此受到眾人的愛戴。

有一天,三位王子外出遊玩,來到一處竹林。他們發現了一窩老虎,一頭母虎正給兩頭小虎餵奶。母虎看似多日沒有進食,骨瘦如柴。

「牠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還要哺乳兩頭小虎。我看牠的模樣,是餓得快要把幼虎吃了。」小王子說。

「你說得不錯。」哥哥說。

「那麼,怎樣才能讓母虎放棄吃掉孩子的想法呢?」小王子難過地說。

「如果有新鮮的熱肉,那牠就可以飽肚了。」哥哥說。

「如今有沒有人能找來新鮮的熱肉,來救救牠呢?」小王子又問。

「這就很難了。」哥哥眉頭一皺。

小太子沉思:我這身軀在千百劫來生死不休,當中有很多次都是因為貪欲、瞋心或愚痴而白白損失了生命,未曾有真實的利益。如今我正可以為眾生栽種福田,行大善業。

待兩位哥哥離開後,小王子獨自來到虎穴,脫去衣裳,躺臥於母虎前面。由於慈悲之力的震懾,加上母虎身體極為虛弱,牠竟然無法下嘴去咬。小王子見狀,便以竹枝刺己,以自己的血肉餵虎。

他死後轉生兜率天,看到父母對著自己的骸骨傷心悲泣,心中不忍,決定去勸說他們,說自己因為捨身救餓虎,已轉生兜率天了,又以種種善妙辭句答謝父母。父母略有所悟,將其骸骨裝在一個七寶盒子裏面,埋葬後在其上建塔。小王子這才離去,而國王與王后也返回宮中。

「捨身飼虎」符合自利利他的精神嗎?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內財施」和「外財施」。內財施指身體器官、智慧、時間、勞力、專業技能等布施,例如傳授他人技能;外財施則是指把身外之物,例如物品、錢財等奉獻給眾生。法布施是將佛法和修行方法跟他人分享,讓他人離苦得樂,而無畏布施則是在眾生感到害怕不安的時候伸出援手,助人消除恐懼。

星雲大師曾說,布施有兩個原則:「第一不能自苦,就是將自己的物質錢財布施給人而不感覺到苦;第二不能自惱,既然已經布施給人了,就不要心生懊惱,這樣才是合法的布施。」大師認為,視乎自己的能力,在不自苦、不自惱、不勉強、不比較、不計較的情況下,能夠隨喜、隨緣、隨分布施,才不失布施的真義。[2]

小王子捨身之舉屬於內財施。如聖嚴法師所說:「每個人都愛惜自己的身命,如能以身相捨或用火燒身,那是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忍苦耐心的。」[3]因此,成就這種布施的前提是:我們要有極強大的悲心願力,用以戰勝強烈的恐懼和對於身體的執著。

有強大悲心願力的菩薩,能夠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況下做到捨身布施,從而成就布施波羅蜜。佛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世世常行六波羅蜜,六度圓滿後終成正覺。然而,如果沒有宏大的願力,這種施予便會生起更多煩惱,只能「利他」而難以「自利」。

中國佛學院教授宗舜法師亦指,如果悲心願力不足,或對於身體尚有執著,那麼隨之生起的瞋恨心,「不但讓你沒有功德,反而讓你懷疑自己的信仰。所以,要達到一定境界,才能修捨身飼虎這樣的大菩薩行。」[4]

而從弘揚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應推廣普羅大眾都能接受和實踐的修行方法。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中解說,「如果強調特殊的菩薩行,而忽略了人間性、人類的共同性以及社會的普遍性,那就很難產生普化世間的功能,至多只讓人評為奇行和異行而已。如此即使能夠博取若干人的尊敬,也不能達到佛法普及化的效果。」

我們可以從小小的利他行開始學習布施,例如布施微笑,又或者當別人做善事時,隨喜他人的功德。真誠的布施能使人遠離貪欲,能招感幸福的果報。星雲大師認為,「存好心」本身便是一種殊勝的布施,「(如果)別人布施金錢、勞力、語言並不純真,而我的歡喜心是純淨的,如此功德反而更有甚於金錢、勞力、語言的布施。」[5]


延伸閱讀:

如何使布施成為涅槃解脱的正因?法忍法師開示【有字幕】


[1] 太虛法師〈佛學之宗旨與目的〉,《太虛全書》第三十五冊,第十編「學行」,頁五十三。

[2] 星雲大師〈內外不慳〉,《星雲大師全集》。取自
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9916

[3] 聖嚴法師〈燃頂、燃臂、燃指有必要嗎?〉,《學佛群疑》。取自https://book.bfnn.org/books/0069.htm

[4] 宗舜法師《捨身飼虎是自利利他嗎》。 取自https://bit.ly/33B7XX8

[5] 星雲大師〈布施四級〉,《星雲大師全集》。取自
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9916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