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三轉法輪、二諦與他空中觀–—記佛教法相學會 2022年中觀學講座第二講

他空見:梵文,parabhāva-śūnyatā;藏文,gzhan stong /zhentong。在中觀歷史上,他空見曾被「正統」的藏傳佛教宗派稱為「異端」,其思想不被「主流」所容納。十七世紀時,五世達賴曾下令持守他空見的覺囊派寺院改宗格魯派,現存衛藏地區的覺囊派寺院幾近絕跡,只在康區或安多地區(四川西北部及青海東南部,屬藏區邊陲地帶)繼續流傳。事實上,他空見並非異端,在藏傳佛教四大派中,寧瑪派、迦舉派、薩迦派所持守的「大中觀」、「離邊中觀」、「了義中觀」皆與他空見有一定的相似度,認為在勝義中並非全「空」而有「光明」、「佛性」等等。只有繼承月稱「應成中觀」思想的格魯派,認為「空」 是指「無自性空」,把堅持「自性不空」、「他性空」的覺囊派視為不了義,覺囊派也把這種諸法皆無自性的主張,稱為「自空見」(藏文 : rangtong)。

他空見一詞首創於公元十一世紀,由藏人宇摩‧彌覺多傑(yu mo mi bskyod rdo rje ,意譯為「不動金剛」)使用,後來成為覺囊派的核心教義。他的第五代弟子恭邦、 宗哲尊追(kun spangs thugs rje brtson ‘grus ,意譯為「悲精進」,1243- 1313)在覺摩囊地方建立覺囊寺,覺囊派因此而得名,後追認宇摩.彌覺多傑為該派的始祖。到了多波巴.喜饒堅贊(或譯作「篤補巴.喜饒堅贊」dol bu ba shes rab rgyal mtshan,1292-1361 ,意譯為「慧幢」) 著《山法了義海論》依《第四結集》、《攝義》、《科制》、《寶性論釋》及《現觀莊嚴經論釋》等書,闡發他空見之精義,系統性地完備了他空見的理論。故此,有人認為多波巴才是覺囊派的祖師,被尊稱為「覺囊巴」。

自空見與他空見最大的分歧,在於「自性是否空或無」這一點上,自空見認為自性不能有,是無的,所以是「無自性」,但他空見認為自性不能無,無的只是「他性」。所以現在先定義「自性」,再討論自性有無的問題。

自性,梵文svabhāva,sva 是「自」的意思,而bhāva 是存在的狀態,有持續的意思。其字根為 √bhū,意思為成為、變成,與真實 bhūta 同語根。故此,svabhāva 指事物(法)能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簡單來說,可理解為自體、法體、實性、自有、自存。

《中論》:「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這句意思是,不需眾緣和合,便能現起的,便是自性。

因此,自性與緣起是一對互相矛盾的概念,基於佛教認為一切法皆由緣而起,所以一切法有自性是不能成立的,亦即是一切法皆應無自性( nihsvabhāva)。在龍樹菩薩的論著中,稱這種無自性的狀態為「空」(śūnyatā)。

《迴諍論》:「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

《中論》:「一切法亦如是,是故從眾緣生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空,如野馬[1]無實。」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三者的關係 :  緣起 = 無自性 = 空。

歸納上文,龍樹菩薩所傳的中觀學,看來當然是諸法皆緣起故無自性,即自性是無,自性是空的,亦即是「自空」。承繼月稱論師應成中觀系統,被覺囊派指為自空見的格魯派認為 :

1. 一切事物都無自性,並無常存不變的實體,事物自體本性是空的。

2. 萬法的「有」,只是假名幻有,是名言概念的施設、不真的存在。

3. 世俗之生死法是無少許自性,勝義之解脫涅槃亦然。若有自性,則斷所斷及得涅槃皆不能成立。唯有於「自性空」上,彼等一切方能成立。

而覺囊派(他空見)則認為 :

1. 自空見為不了義。

2. 究竟實相是他空,也就是空於客塵染污,但不空於自性,也就是並非「自空」。

3. 萬法的實相,自性、真如、佛性是永存、超越三世、離言說的。

這裏有兩點分歧,第一、自空了義與否的問題。第二、勝義諦是否空。首先處理何謂了義的問題,這要利用「三轉法輪」這種判教方法來說明一下。

三轉法輪,傳統依《轉法輪經》,指佛陀初成道時,於鹿野苑向憍陳如等五人,初次的說法。佛陀利用三個層次,即示轉、勸轉及證轉,三次說明四聖諦的道理。但大乘佛教經典,如《解深密經》,利用三轉法輪的說法,把佛陀所說的法歸納為三個時期,後來漢傳佛教部分宗派,如三論宗及法相宗,也用三轉法輪作為判教方式,當然其中的內容略有不同[2]。藏傳佛教也利用三轉法輪作為判教的手段。現參考覺囊派的說法以作說明 :

1. 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為小乘種姓者說,以四諦相轉正法輪,結集成《四部阿含》、《四部毗奈耶》等經。這是佛陀因勢因時而說有,依不了義而說,落於常邊;

2. 於靈鷲山「中轉法輪」,為大乘中根說一切諸法本性皆空、無自性,以隱密相轉正法輪,結集出《般若經》,這也是佛陀因勢因時而說空,故墮入斷邊。此即自空中觀見,為不了義之權教。

3. 於毗舍離城「三轉法輪」,為大乘種姓之上根者說分別勝義、究竟諸法本性、法性光明、善逝如來藏、不退了義等,結集成《如來藏經》、《勝鬘經》、《央掘摩羅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佛以顯了相轉正法輪,不因勢因時,唯依勝義講說,是究竟了義實教,不生諍論。即是非有非無、不落「常斷二邊」之究竟了義他空見。

他空見認為《般若經》所說的空義,屬佛陀的中轉法輪,與《阿含經》所說的四聖諦同為不了義之教,理由有二:第 一、就內容方面,同為因勢因時而說之教,即應機而說的方便教,並非究竟之說,所以《阿含》的「有」易墮「常邊」,《般若》的「空」易墮「斷邊」;末轉的教法主體是善逝如來藏,不因時因勢,非有非無,不落二邊,是為究竟了義之教,亦即是「他空見」。第二、就形式方面,第二時的「本性空」,以隱密方式來說,以遮詮、否定來講述教法,破而不立,不立任何主張,故他空見者認為中轉法輪,並沒有清楚說明要說的內容,故屬不了義之教; 末轉的「他性空」是以顯了相來說法的,把要說的都說清楚,而且是依勝義諦來說,所以是究竟了義的。

多波巴在《二諦明論》中就直接表明「他空見」是屬勝義諦的範疇:

「世俗於實諦為無有之故,其為自空而現識之相於智慧亦不顯也。勝義於實諦為有之故,其為不空而屬他空也。」

世俗諦中,八識所顯現的一切法自身是空而非實,即是「自空」。而勝義諦中,聖賢本智所證之實相卻非空無自性,故為「自性不空」,只是「他空」而已。

多波巴在《佛教總釋》中,明確地指出世俗的諸法是自性空的,是幻相,是無常的、虛妄的、不堅固的。但勝義界中卻是不空的,是不壞、不妄、不謬之相:

「一切有為法,如峻嶺瀑,如雲如電,亦如草尖露,無常、不固、變異。頭面禮足,如是正授之師。……世俗三界,不過是迷謬增益幻相,然勝義三界,善逝如來藏,則為不壞、不妄、不謬之相。頭面禮足,教導如是區分之上師。」

由此可知,「他空見」中「自性不空」的「自性」是指勝義諦之下的真實,這種由本智所認識的「自性」是真實的,故不空。而「他空」或「他性空」並非指他物的「自性」[3],而是指這種真實的「自性」之外的法才是空的,故稱「他性空」。

按夏.堪祖仁波切 ( Shar Khentrul Rinpoche ) 在《 The Great Middle Way 》中,對「他空中觀」的闡釋 : 

「如瓶空無水,非無瓶而是無水,此瓶為空之基。」

他空見常以此類譬喻讓人明白他空見。此喻的重點是,某法空,是由於他物而空,而非該物不存在,故應是他空,而非自空,如空聚落是無人,而非無聚落。

勝義諦中,證悟世俗諸法為空之基礎,本身不能是空的。空法並不可能同時是其空的依據。若認為勝義諦下,諸法是自空,則世俗諸法與勝義也就完全等同,世俗的虛妄便不能被當成錯謬去作遣除,勝義實相亦不能實證為真實不虛。這樣將令致修行變成毫無意義可言。故此,勝義本然,非生非滅,非空無自性,而是自然而然為究竟本有,如此不變究竟方為空之基礎。一切虛妄的世俗事物,在世俗諦下是自空的,亦即可被分離。即在真諦的真實中,可以去除世俗諸法的虛妄,去除的是真實之外的「他」,而不是諸法的「自」,這也就是「他空大中觀」之見解也。

但他空並非要遮斥自空,更不是說龍樹菩薩的中觀學是錯的。而是,若然不以自空宗義,先知世俗乃是空無自我,則於此後亦難以實證他空,即勝義不空乃是空於一切世俗諸法而非勝義本身也。

此處也符合《中論.觀四諦品》所言 :

「若不依俗諦, 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只不過,龍樹菩薩的中觀,在他空見者的角度,仍是中轉法輪的不了義法。因要因時因勢,應機而作隱密說,隱去究竟的勝義他空,而說世俗自空。說明世俗現象,待眾生根熟,佛陀才在末轉法輪時,把究竟真實的勝義他空說明。所以他空見與龍樹菩薩的中觀學是一致的,只是不同階段而言,亦只有他空中觀才能把龍樹菩薩未說的說明清楚。這種說法,在筆者來看,不是詭辯,或把說話強加在龍樹菩薩的身上,而是龍樹菩薩的中觀學,是有一定的空間作這樣的理解。龍樹菩薩並沒有把第一義(勝義)定義為「空」或「自性空」,相反在一第頌,已說明第一義為離二邊的八不。[4] 他空見者,把善逝如來藏定義為不生不滅的教法,自然與龍樹的中觀學並無矛盾。再者,中觀學上的「自性空」,其依據是諸法皆緣起這一現象,而緣起之現象自然是指向世俗的現象。故此,他空見者把《中論》中所說的「無自性」、「空」判別為世俗諦的內容。並界定中轉法輪的《中論》,用了隱密相的方式去說明勝義諦。即《中論》大部分的內容並非屬於勝義諦的範疇,這種說法有其合理性。

另外,覺囊派的他空見不只是從比量推論出來的理論,究竟他空可由實修所生起的無分別智以作實證。多波巴本人亦是先修時輪金剛六支瑜伽,得到證悟後,確信勝義他空,到建造十萬大塔時,才建構完整的他空理論。

覺囊法系當中認為世俗諸法必為無有,是空的,皆因「世俗」跟「虛妄現象」意義等同。而當這些虛妄現象開始消散於行者心識之時,亦即是「他空」,則能知之心的本質亦會逐漸清明。直至見道或得到正覺,世俗心識便會完全消盡,獨剩能見勝義真如安住。如此無染究竟心性,亦即空性所依、空基、如來藏、真如實相、佛性、大樂、光明。 故此,他空見非純理論的建構,而是結合實修的內證。在覺囊派內,藉由時輪金剛六支瑜伽,亦即其獨特的無上瑜伽修法,直接證得勝義他空,體驗到光明、大樂。

現引用覺囊派兩位大師的說話再作說明。

多波巴《山法了義海》:

 「此空性本基亦稱大空性,乃是甚深之真如本然。復次,其為勝義他空。如斯稱謂皆因具足法身無量證悟功德之故。其非僅是空無一切之空,故亦尤為殊勝,並且因而冠以『大空性』之名。正如經中有道:所言勝義乃是聖賢本智、大空性以及大涅槃也。善男子,所謂『大空性』者便即如斯。般若波羅蜜,亦即『大空性』也。」

可見,他空見的內容,包括勝義諦的三個方面,包括有能見真實的「本智」,亦即是這種本然存在的無分別智,在去除世俗幻相時,便會顯現出來。第二是本智顯現時,同時所見所證的真實,這所對的境亦即是諸法實相、 大空相、不生不滅的善逝如來藏、真如、法性、佛性、光明等等。第三是證得真實時,所成就的佛果、涅槃,而這種佛果,必定是常住無改的,否則不能成為究竟之解脫。

多羅那他的《二理分辨論》:

 「勝義法界乃是真有。其雖非自空,卻為空性無疑,因空於除其以外之能執與所執等一切戲論造作故。」

他空見所處理的是勝義法界,所以其自性不能空,是指勝義法界(自性)的真實不能空。而他性空,是指在勝義法界中,空去真實以外(他性)的一切能執所執的戲論而見到的真實,所以勝義法界仍與空相應,只不過不是自空,而是他空。

這種他空的觀念,並非後期佛教所創立的。在原始佛教的《阿含經》,乃至初期大乘佛的《般若經》都曾明示過。

《中阿含經.小空經》:「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於東園鹿子母堂。⋯⋯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穀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阿難!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當數念一無事想。彼如是知,空於村想,空於人想,然有不空,唯一無事想。若有疲勞,因村想故,我無是也。若有疲勞,因人想故,我亦無是。唯有疲勞,因一無事想故。⋯⋯」

印順導師認〈小空經〉所述的空,實為他空,而非自空。《空之探究·三三摩地》:「說諸法皆空,一切皆空,這是不能依文取義的。這一見解,是依《中阿含經.小空經》的。如說鹿子母堂空,是說鹿子母堂中沒有牛、羊、人、物,不是說鹿子母堂也沒有。鹿子母堂自性是不空的,空的是鹿子母堂內的人物。這名為「他性空」,就是約他性說空,約自性說不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一》:「有性由有性空,無性由無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謂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離生性、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實際,皆由他性故空,是為他性由他性空。」

《般若經》所說的空,有很多種,這一段所引,提到有四種空,除了有性空、無性空、自性空外,還有他性空。這段還明確的定義他性空的範疇是「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離生性、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實際」,這明顯的與覺囊派的「他空」思想是一致的,都是指向勝義諦的真實。

現以藏本《中邊分別論》作結:

「非正有遍計,於彼非有二,於此有空性,彼亦有空性。非空非不空,是故說一切,有故無故有,此乃中觀道」[5]

他空見者,以《中邊分別論》說明「他空」方為了義的中觀見解。世俗的虛幻,非有實性,於此自性為空,但於彼亦有空性,彼者,他也。故在勝義中,他性為空。此種世俗虛幻的有,其自性為空無,但勝義中的實相為不空。故此他空見的非空非不空,方為了義的中觀道。

延伸閱讀

打開中觀之門:談「不」論「生」


[1] 全稱野馬泉。乃現於沙漠或曠野中之一種自然林泉幻象。即熱氣之遊絲或塵埃現於遠方時,其幻影如真實之樹林、泉水,然趨近之,則又消滅;故知野馬為假相,並無實體。以此比喻諸法之無自性,如幻影之不能久住。

[2]  玄奘法師所傳之法相宗,立之轉、照、持等三法輪。(一)轉法輪,即世尊最初於鹿野苑所說之小乘四諦教法。又稱「初轉法輪」。屬三時教中之有教。(二)照法輪,為大乘說諸法皆空等般若經教法,以其為大乘獨行之空理,以空照破有,故稱「照法輪」。為三時教中之空教。(三)持法輪,為遣第二時所執之空理,世尊復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等妙理,俾三乘之人皆得修持,故稱「持法輪」。此不空妙有等唯識中道之教法,即三時教中之中道教。

吉藏之三論宗立根本、枝末、攝末歸本等三法輪。(一)根本法輪,即世尊於初成道華嚴之會,為菩薩說一因一果法門,稱為「根本教」。此即《華嚴經》所說之「一乘教」。(二)枝末法輪,福薄鈍根者不堪聞一因一果等一乘教,故於一佛乘外分別說三乘教,此即為「枝末法輪」。(三)攝末歸本法輪,至法華會時,機緣已熟,復為彼等三乘之人攝歸一乘,稱為「攝末歸本法輪」。此即法華「會三歸一」之教。

[3] 《中論》曾把他性定義為他物的自性,故此沒有他性,只有自性。《中論.觀有無品》 : 「自性於他性, 亦名為他性。」但在緣起下,自性是不能成立的,所以他性亦無。

[4] 《中論》:「「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以此二偈讚佛,則已略說第一義。」

[5] 漢譯《辯中邊論》:「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奘本 )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