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以具體比喻抽象、以故事宣說佛理--佛典譬喻的義界及功用(下)

佛陀常以水上泡來比況五蘊皆空無有堅實,奉勸弟子們提起正念,觀察世間一切現象。(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提供)

(續上期)

佛典「譬喻」的功能與特性

佛典中有許多世尊及弟子們解說法義的宗教術語(如無常、苦、空、無我等),由於內容關涉到抽象概念或個人實證的修行境界,說法者巧妙運用生活中熟悉事物來比況,或引述故事作為具體例證,讓深邃難明之義較易被聞法者所接受。可見譬喻具有轉化宗教術語的特性,才能深入淺出的闡釋法義,意在聞喻得解,智慧增長,例如《中阿含經》卷十六:「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蜱肆!復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長阿含經》卷七:「迦葉報曰: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當為汝引喻解之。」

值得注意的是,譬喻是弘法布教的善巧方式之一,但事件(或故事)本身並不蘊涵佛理,就像苦藥外層包裹的蜂蜜或糖衣,僅提供患者方便服藥的權宜措施,讀者應用心體會譬喻所隱喻的佛理,才能發揮引導誘化之效。如同僧伽斯那《百喻經》經末偈語所言:「如阿伽陀藥,樹葉而裹之。取藥塗毒竟,樹葉還棄之。戲笑如葉裏,實義在其中。智者取正義,戲笑便應棄。」

佛典「譬喻」有兩種明顯的特性,分別為(一)以具體比喻抽象、(二)以故事宣說佛理:

以具體比喻抽象

佛典常舉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將抽象難以掌握的佛理,藉由譬喻說法令人知曉。如《大智度論》對譬喻的說明:「一切眾生,著世間樂;聞道德、涅槃,則不信不樂,以是故,眼見事喻所不見。」

例如「劫」,代表佛教計算時間的極大單位。但劫究竟有多長?《雜阿含經》卷三十四,世尊以「譬如鐵城,方一由旬,高下亦爾,滿中芥子,有人百年取一芥子,盡其芥子,劫猶不竟」為喻,透過一由旬(大約二十公里)立方空間的鐵城與極小的芥子做對比,每百年取一芥子,待滿城芥子取盡時劫仍未竟。世尊以「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說明百千萬億大苦相續,歷經白骨成丘,膿血成流,墮入地獄、畜生、餓鬼惡趣等種種苦難,奉勸比丘當勤精進,「斷除諸有,莫令增長」。

「五蘊」,是構成人生命的五個要素,即色、受、想、行、識,是因緣和合所生,本無實有自性。凡夫容易執著於「我」或「我所」而苦惱不已,《雜阿含經》卷十,世尊以「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比況五蘊皆空無有堅實,奉勸比丘應提起正念,觀察色身有生、老、病、死,世間一切現象有生有滅,沒有永恆不變而獨立存在。就像用隨波逐流的聚沫類比色身虛假不真;以雨中生滅的水泡譬喻所受苦樂無常;以春末夏初的日光比喻念想虛妄無實;以利斧砍伐的芭蕉比況造作諸行的虛脆;以化現象兵的幻師譬喻心識隨境生滅,只要晝夜不斷思惟「無有堅固者」,智慧自然顯現。

《雜阿含經》卷九,佛以「彈琴喻」巧妙指導二十億耳如何在急切與懈怠之間找到修行的平衡點:「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於是二十億耳獨靜時禪思常憶念世尊開示的彈琴喻,乃至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以故事宣說佛理

佛陀教導弟子的方式,除了教條式的道德訓誡之外,為了讓法義更清楚明瞭,經常列舉故事或寓言作譬喻,透過情節性的描述,讓眾生體悟寄寓之理。佛陀非常重視個人修行,常以各種動物行為比況人類,訓誡比丘當慎護身口意行。

例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三,舉龜善藏六根,讓飢餓野干苦無下手機會憤恨離去,提醒比丘應學習烏龜善攝六根,才不受惡魔波旬侵擾。《雜阿含經》佛舉驢入牛群仿傚牛聲,但因形貌、身色、聲音皆不像而被逐的故事,說明惡比丘違律犯戒不精進,縱使混入僧團隨眾修行,仍相差甚遠。

這些妙趣橫生的動物譬喻中,從正面讚歎動物行為策發比丘守護根門、戒除色欲的例證不多,大部分多舉不當言行,使自己蒙受其害的負面例證,訓示比丘持戒不淨、貪圖利養,終遭惡報,藉以激勵比丘在道業上精進,進而趣向解脫。因此,這些策勵比丘修行的譬喻故事,無形中發揮了輔助教化的功能。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69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標題為編輯所加。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a2%81%e9%ba%97%e7%8e%b2/" title="Posts by 梁麗玲"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梁麗玲</a>

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教授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