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假使眾生不認識苦的起因,我們便無法處理苦。如欲脫離苦報,唯有知苦,方能離苦得樂⋯⋯

常言道,佛法的最終目標是離苦得樂。有人就是因為聽到這句話而決心學佛的。苦,為世人所厭惡;樂,為世人所追求。追求快樂遠離痛苦幾乎是所有人的共同願望,古今中外皆然。

欲離苦得樂,首先要知道何謂「苦」與「樂」。只有先瞭解「苦」,才能找到「樂」的方法。

從定義上來說,佛教說的「苦」與「樂」,跟我們生活上所講的苦與樂是有所不同的。佛教中的「苦」字是從梵文duḥkha或巴利文dukkha翻譯過來的,它是相對於sukha(樂)而言的。Duḥkha除了指我們會經歷到的精神上或身體上的苦楚、痛苦以外,還包含「有缺陷」、「不永久」、「不圓滿」、「虛空」等種種意思。

從分類來看,佛教提出了多種,如三苦、八苦等。我們先說八苦,佛教指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是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也是苦。

有生必有死,生是一切苦之源。胎兒身居母腹,如處牢獄,日夜困厄,不得出離;胎兒欲出之時,身經產道,如山夾體,命在旦夕;胎兒既出母體,風觸嫩皮,猶如刀割,有苦難言。此乃生苦。

人一生下來,必然會一天一天地走向衰老。此乃老苦。

人乃四大假合之身,一旦四大不調,就會生出種種疾病。此乃病苦。

即使一生少病無災,最終必會一死。此乃死苦。

人之所愛與所欲,總有分別離散之時,如生離死別,致使內心悲痛哀傷。此乃愛別離苦。

人之所憎所怨,總有相見往來之時,如冤家聚頭,致使心生嗔怒怨懟。此乃怨憎會苦。

人之所欲所求,總有求而不得之時,致使心生不滿沮喪。此乃求不得苦。

以上七苦,皆由色、受、想、行、識五蘊領受,此乃五陰熾盛苦。眾生為五蘊集聚而成,並無自性,五陰本因,同是妄想。五陰熾盛苦實為其餘七苦之根源。

佛陀把這些苦歸納為「五陰熾盛苦」,指出眾生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取蘊的共性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它們組成了「執取」的目標,痛苦本身並不痛苦,是因為我們執著了,所以才造成痛苦。佛法認為,萬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緣起不執著,緣滅不留戀,苦就會逐漸遠離我們。

以上八苦的內容。佛教另外提出了「三苦」,那是從苦的性質與層次來分類的。「三苦」分別是「苦苦」、「壞苦」和「行苦」。

「苦苦」指有情五蘊之身心,本來即苦,再加上種種因緣而生的苦,諸如生老病死、饑渴受傷、貧病交煎、風吹雨打等,便是苦上加苦。

「壞苦」指種種順意境界壞滅時身心所感受的苦。眾生對於一切貪愛的人或事物,甚或自己的身體與一切美好的感覺,都無法恒久持有,世間一切,包括我們身心,最後都會因為緣散緣滅而失去,這便是壞苦。

「行苦」,即無常故苦,那是一種變遷之苦。我們色身的存在,本來就是行苦。念念生滅,遷流不止,身心在世間無法隨意常樂安住,因受惡業牽引而於六道輪回,不能出離,不得解脫,這就是行苦。 

三苦又好,八苦也好,只是略略說明了苦的內容,實則世間之苦無量無邊,所謂「千人千般苦,人人不相同」,眾生的一切苦報,都是由起惑造業招感而來,假使不認識苦的起因,我們便無法處理苦,也必然會遭受眾苦交煎的果報。如欲脫離苦報,唯有知苦斷集,方能把苦止息,離苦得樂。

(待續)

延伸閱讀

「三皈五戒」——離苦之根本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1 Comment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