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南傳佛教在部派背景下之形成:佛滅後弟子對法義和戒律的歧見、經律的結集和早期分赴弘法的經過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佛教起源於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羅衛國,這是古印度的一個小城邦,地理上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今天屬尼泊爾境內。

佛教先在古印度境內傳播,其後再向外發展。早期的流播可分為兩條主要路線。其一經過中亞傳到中國西域、入漢地、西藏和蒙古,再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概略而言可稱為北傳佛教。其二向南方傳播,經過東天竺南傳至斯里蘭卡,其後又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和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

今稱為南傳的佛教,又叫作上座部佛教。追源溯始,與戒律和法義上的歧見、經律結集、各部在不同地方弘揚有關。

佛滅之後,最早的結集是佛滅當年王舍城的第一次經藏結集和律藏結集。然而不久之後,佛眾多弟子之間對戒律和法義出現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他們藉著再次結集戒律和佛經鞏固自己的立場。

佛滅滿百年後,釋尊前三代弟子不少已不在世,存者亦見凋零,形成第四代弟子作為弘法的主流。此時,身處不同地區的弟子,對釋尊的教法有不同的詮釋和看法。此事載於《異部解說》中(見北京版西藏大藏經127册253頁)。 其後有人以再次結集經律來確立己見,便出現了毗舍離國的結集。這次結集是因戒律引起的,因此先結集律藏,而後才結集經藏。此次結集後,初步形成了會(結集會議)內的上座律系與會外的大眾律系。而同時,上座律系又將戒條的次第調動,結果是出現了上座律系與大眾律系的差異。

戒律以外,爭論還涉及各種法義。據記載,由佛滅一百三十七年至二百年的六十三年間,這時期的部派分裂,不只是大眾部與上座部,而且還有大眾部內部的分裂。為什麼呢?因為在第二次結集後,上座律系與大眾律系已經形成,而大眾律系的僧眾十分龐雜,有不同的傳承系統,在見解上有頗大的分歧,最終,形成了四聖部(聖上座部、聖說有部、聖犢子部及聖大眾部)。此時各部的存在,亦是今天稱為南傳佛教在正式出現前的早期形態。

到佛滅200年時,聖犢子部首先結集出論藏,附於經藏與律藏之後,初步形成三藏。影響所及,聖上座部和其他部亦陸續編出論藏。

往下敘述的阿育王時期,在今天所稱南傳佛教的形成至為重要。

佛滅218年,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登位。他大力支持佛教。佛滅223年,阿育王寺落成,王子摩哂陀出家,佛法大興,各部精英雲集華氏城。

阿育王接受目犍連子帝須(不是神通第一那位大目犍連)的建議,將各部派的高僧派往邊地弘法。《善見律毗婆沙卷二》記載:「即遣大德末闡提,汝至罽賓、犍陀羅國中;摩訶提婆(大天)至摩醯婆末陀羅國;勒棄多,至婆那婆私國。」(大正24冊684下)

末闡提至北印弘法後,形成根本說一切有部。大天至南印弘法後,形成制多山部。勒棄多至西北印弘法後,形成正量部。摩訶勒棄多率領僧眾至臾那世界(希臘地區)弘法後,形成化地部。

佛滅235年,目犍連子帝須進一步在華氏城進行結集,以上座部中優波離系與部分阿難系的僧眾為主體,結集了律藏、經藏及論藏。參與這次此結集的高僧大德包括曇無德、末示摩、摩哂陀等千位比丘。在結集工作完成後,阿育王即派他們往印度四週的國家弘法。《善見律毗婆沙卷二》記載:「曇無德,至阿波蘭多迦國。摩訶曇無德,至摩訶勒咤國。⋯⋯末示摩,至雪山邊國。須那迦鬱多羅,至金地國。摩哂陀、鬱帝夜、參婆樓、拔陀,至師子國,各豎立佛法。」(大正24冊684上)

曇無德所率僧眾,在阿波蘭多迦國,形成法藏部。末示摩率眾至雪山後,形成雪山部。摩哂陀率眾至師子國(即錫蘭、斯里蘭卡)後,形成銅鍱部。

摩哂陀將佛教傳入錫蘭,即形成了在印度本土的部派佛教以外、往後能夠長遠發展下去的南傳佛教。

《島史》和《大史》這兩部斯里蘭卡紀實編年史書中紀載了西元前三世紀左右,摩哂陀行至斯里蘭卡與國王天愛帝須王宣揚佛法的過程。按記錄,摩哂陀率領四位長老和一位沙彌,被派前往僧伽羅國(即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建立僧團,傳入三藏經典,僧伽羅國王室將王室的亭園捐出,建立寺院,讓僧團居住,稱為大寺。其後摩哂陀的妹妹僧伽密多也前往斯里蘭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團。她又將佛陀在菩提伽耶成道時所在菩提樹的分枝,帶往斯里蘭卡,種植於大寺之中。

以上從佛滅後各處弟子對經律的不同理解,說到經律結集與部派形成之間的關係。在這經律發展紛繁的背景下,阿育王派遣僧眾到印度各處弘法,也就把各部派經律傳播到不同地方。其中一支到了師子國,在因緣成熟時發展成南傳佛教最主要的源頭。

佛教進入師子國後的發展,留待另文介紹。南傳佛教繼傳至其他地方的情況,乃至義理和修持的特色等方面,亦留待另文再述說。

參考:
林崇安著《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  (1990),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