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四食

相信很多人看到「四食」這兩個字,會想說「甚麼是四食?」,是三餐之外加上宵夜?抑或是三餐之間加上下午茶?還是一餐裏有「四」種「食」物?這都是常被問到的問題。

佛陀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也就是說一切的有情都要依賴「食」而生存。人的生命,無論是喝水、吃飯、飲食,或做了善事、幫助別人而得到心情的愉悅,都是滋養我們身心生命的養分。民以「食」為天,這滋養我們身心的食物,依佛教理論來說,分為物質的食與精神的食。共分為四種:一、麤摶食(又稱段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合稱「四食」。「四食」中,「段食」唯欲界有,其餘三食則通三界。

佛說此四食的由來,在《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末)謂,佛於成道前曾接受牧羊女的供養而食乳糜,外道見之遂生誹謗。佛於成道後,為除外道無意義之苦行而為說「四食」。[1]「四食」是以「長養五陰」來講。五陰或又稱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四食」與「五蘊」的關係如下:麤摶食與「色」蘊相關;細觸食和「受」蘊相關;意思食:和「想、行」蘊相關;識食和「識」蘊相關。

人是「五蘊」的集合體,四食能長養五蘊。佛陀在菩提樹下,發現了「緣起法」也依此而延伸到「四食」。佛教導弟子們,若能觀察並徹底理解這四種食,可斷五欲、三受、三愛、名色,達到涅槃。佛也藉「食」來揭示導致生死輪迴的根本,及斷此根本的方法。《雜阿含經》「食相應」卷十五,第三七一至三七八經,是跟四食相關的經文,行者可參閱之。以下來看佛陀說甚麼是「四食」。

《雜阿含經》卷十五,第三七二經: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2]

由上經文得知「四食」能資助利益我們眾生,使眾生得以常住世間,能攝持我們的身心得到增長安養,讓我們活下去的四種食物。接著佛陀一一解釋「四食」並教導弟子們如何觀察「四食」而能得聖果。

一、麤摶食(色)

「麤摶食」又稱為「段食」。「麤」如我們所熟知的「粗」。「麤」有很多的意思,而這裏的解釋是「粗糙的粗糧」;「摶食」的意思是指「以手把食物捏成一糰,抓食」。印度人吃飯的習慣,並且只在「欲」界。粗摶食是分餐、分次或分段進食,來滋養我們的色身,所以又叫「段食」。食物的攝取,包括喝水、呼吸,能資益增長我們身心,才合於「食」的定義。麤摶食和「色」蘊相關,隱喻為我們對「外境」色、聲、香、味、觸五欲的抓取,以香、味、觸為體,因此佛陀為了教導弟子們如何觀察「摶食」而說了一個故事。

白度母(圖指導:玉鼎老師)

《雜阿含經》卷十五,第三七三經:

「云何比丘觀察摶食?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3]

佛問比丘,如何觀察麤摶食?佛陀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對夫婦,與他們所疼愛心心念念的獨子,要經過一段非常艱難的險道。走在荒野的險道上,望著無盡的險道,此時糧食已耗盡了,非常的飢餓無助,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在不得已之下,夫婦商量,「如果吃了我們最疼愛的兒子,我們還能度過此難關,否則大家都沒命。」夫婦商量好之後,就殺了他們至愛的獨子,含悲垂淚吃著愛兒的肉,因而平安的度過了荒野險道。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後,又問他的弟子們:

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答曰:「不也,世尊!」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答言:「如是,世尊!」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摶食斷知,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佛問,「比丘如何?那對夫婦是為了『貪嗜美味』的快樂而食其子?」比丘們答:「不是的,是為度過荒野險道而食。」佛陀開示說:「當您在吃摶食的時候,要像這樣去思惟、觀察。」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當您觀察到自己對「五欲」境界追求時,就要這樣觀想「我是為了滋養色身修行而食,是為了要度這『生死輪迴』的險道而食,並非為了追求五欲之樂而食。」除了「色」以外,還有「聲、香、味、觸」等五境,也都要如是觀。五欲的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觀察這一切的境界都不是為了滿足感官之欲樂,而是利用「根、境」之緣起正觀,用正觀的智慧去調伏自己追求「五欲」而起的欲望並不再執著它,就不再生到欲界,而邁向解脫之道。當您有了正知見來觀察「根、境」之緣,就不會貪求五欲功德[4];當貪求五欲功德之念斷後,結使[5]就都斷了。如果斷了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等就能證得三果聖人「阿那含」[6]。只要還有一種煩惱未斷,還要繼續在「險道」中輪迴。

白度母(圖指導:玉鼎老師)

二、「細觸食」(受)

前面講的是「麤摶食」是「粗顯的」,而現在所講的是「細觸食」,「細」是相對「粗」而言。一般的「粗」是指顯現的,例如您用手拿花、食物等,這些都是很容易被看見的「色法」;而「細」通常指不易被察覺到的,例如精神世界,心的感受的「受、想、行、識」等。

「觸」在佛教中的定義是,當雜染的「根(感官)、境(感官的對象)、識(感官的意識)」三和合時,稱為「觸」。「觸」是透過六識(包括心的感觸)產生心理與外境產生的接觸。「觸」也是引心到境界上。當有情以「六根[7]」緣「六境」[8],而產生「六識」[9],根、境相資,而生起心識。六根、六境、六識,合為「十八界」。當「觸」時,起了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又稱為「捨受」),也就是對「境」起了合意喜歡的感受,稱為「可意觸」;生起不合意不喜歡或不舒服的感受,稱為「不可意觸」。因為「觸」而起了三種感受。這裏的觸食,主要為可意觸,合意觸生起喜樂受,即能資益生命力,使身心健康。

前面提過「細觸食」和「受」蘊相關,所以「細觸食」是與「觸、受」有關。觸食是維繫生命的基本條件,它特別滋養或維護的是感受。「受」因持續發生的感官觸覺而生,成為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這個關係也出現在緣起法則裏:「觸緣受。」當「受」沒有受到規範時就會起了種種的貪愛執著及造業。所以佛陀接著開示如何觀察「觸食」。經云:

云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10]

佛陀開示如何觀察觸食?他說了一個譬喻:「觸」就如一隻被生剝了皮的牛,因皮開肉綻的,到處都有蟲子在啃噬牠的身體;無論是風沙塵土、草木的針刺。當牛依於地時,被地上的蟲子吃;當依於水時,水蟲也吃牠;當依於空中時,也被飛蟲所叮咬;無論是躺著、走著、站著,都受著種種的傷害及苦難,真是苦不堪言。所以當您在追隨外境的感官之樂的同時,就要這樣觀察、思惟,就如那隻被剝了皮的牛一樣,會遭受很多的苦,欲樂那都是苦的根源,那麼您就不會對外境的追隨起了貪愛執著,就能做到三受斷。多聞的聖弟子們對於解脫道的修證,想要再往上進修的話,就沒有可以再向上進修的了,因為在解脫道上所應該作的都已作好了,就能解脫生死,證得阿羅漢,趣入涅槃。

(圖指導:玉鼎老師)

意思食(想、行)

意思食又稱為「念食」。是有漏的「意業」與「欲望」俱轉,而生希望之「念」,使有情滋長相續諸根。意思食和五蘊中的「想蘊、行蘊」相關。

「思」,是指「思心所」,有審慮抉擇的作用。身、語、意,三業的造作,都是思心所的發動。若從「業」的觀點來看,思食是輪迴三界的食物。

玄奘大師印度求法:跋涉萬里,懷著「寧向西天一步死不願東土一步生」,走在戈壁沙漠失路絕水也不回頭的意志力與堅強的毅力,這就是「思食」的作用。望梅止渴也同。相對如果造惡的意志堅強,那麼三惡道必有份。佛陀接著向弟子們開示,如何觀察「意思食」,而斷意思食至證阿羅漢果。經云:

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觀意思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意思食斷;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11];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12]

佛陀說要如何觀察「意思食」?就譬如:在人民聚居的地方或城邊有火,這個火是看不到煙也看不到火焰在燒,那時有位聰明靈慧的人,他是背離苦而趨向樂,厭離死亡而欣生樂之人,他想:「那裏有大火,雖然沒有煙及火焰,但是還是要避開那裏,不要掉落火坑裏,否則一定會死的。」這是對於可能的危險,有一種警惕的心。無煙隱喻為「想」,而無炎隱喻為「行」,都是看不出來的,但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以為看不到,危險就不存在而陷入險境。如果都能這樣思惟與期願,就能避開並遠離危險。修行者,觀察意思食也是要這樣,如果能這樣思惟觀察,如理作意的抉擇,與想、思、行的作用遠離,那麼意思食就可以斷除;意思食斷除的話,對三界愛[13]就斷除了;三界愛斷除,多聞的聖弟子們對於解脫道的修證,所該作的都已經作了,就能解脫生死,證得阿羅漢達,趣入涅槃。

白度母(圖指導:玉鼎老師)

四、識食(識)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識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的與染愛相應的識。識有維持生命延續、幫助身心發展的力量。」[14]此「識」是指執取身心生命存在的識,能攀緣色、受、想、行;能維繫五蘊和合,滋養生命的識。就是大乘所講的第八「阿賴耶識」[15]。有「識」的存在,生命才能存在,也因此而造就我們對生命的貪著,當「識」離開身體時,一期的生命也就結束了。佛陀開示說:

「諸比丘!云何觀察識食?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廣說。「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觀察識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識食斷知,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16]

佛陀為了教導弟子,如何觀察「識食」而做了一個譬喻,他說:就像國王身邊,有防守巡邏,他們抓到了盜賊,國王命令他們將盜賊共刺了三百矛,就如前面須深問佛陀的問題[17],佛陀有很詳盡的說明。平常我們受一點傷都很痛了,何況被矛刺了三百下,那真是椎心刺骨,苦不堪言的痛。有情的生死相續,皆因「有取識」對生命的執取。五根對五境,一直在受熏染,對境界有很深的貪欲逼迫。佛繼續說:觀察「識食」也要用這樣的心情去觀察思惟著,「識」總是依「貪婪」之心如盜賊,伺機躍出攫奪獵物,其後果就如被刺三百矛如此的苦痛。對生命中深沉的苦,要無時無刻的去體察它。如此能夠徹底理解「識」的過患,從而能夠斷除「名色」,如此聖弟子們,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證得阿羅漢而入涅槃。

綜觀佛陀說「四食」,「段食」所依即根身,行者應觀其猶如曠野中饑餓的父母食其子肉之苦。佛要提醒我們,對「色貪」要斷,就如吃了愛子般,再愛都要斷捨。若能斷捨,即證三果「阿那含」;觀「觸食」能依指心、心所,應觀其如被剝皮的牛為無數蟲所齧食之苦,真是苦不堪言。佛要提醒我們對「三受」的執著貪愛,欲樂都是苦的根源,會帶給我們種種的傷害及苦難。若能斷捨「三受」,即證四果「阿羅漢」;觀「思食」猶如大火聚。佛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做了別人看不到「想、行」的事,危險就不存在而造業陷入險境。若能斷捨「三愛」,即證四果「阿羅漢」;觀「識食」猶如三百鑽矛。佛提醒我們「識」總是依「貪婪」之心如盜賊處處抓取造業,生死相續。若能斷捨對生命的貪著,即證四果「阿羅漢」。「思、識」二食以能引生後有之殊勝義。行者若能依佛所說去觀察、思惟「四食」之理修行,可斷對生命種種的執著並止息愛欲,即能證三果及阿羅漢。

延伸閱讀:

如何辨別是真阿羅漢


[1] 《成唯識論述記》卷四:「述曰。下第八證。引四食經 識食既成即第八識。謂佛初踰城出家。於外道尼乾子所學修苦行。由彼外道懸頭拔髮自餓投巖。故佛六年日食麻麥。既知非道便棄捨之。牧牛女邊受乳糜食。受吉祥草詣菩提樹。於其後夜便證菩提。彼外道等見受乳糜。遂生誹謗言破我戒。復聞證得無上菩提。伺佛晨朝入城乞食。便往試佛先詣城門。既見如來便為問曰。言證一法世不能知。請為具陳。其義何者。佛欲除彼無義苦行乃報之曰。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正覺正說。餘不能知。外道咲曰。愚者亦解。何言正覺。深生誹謗 此經即是彼時所說。大小二乘皆共信有。雖總言食破彼自餓。意許四種。無一有情一剎那中無四食者。即遍三界、五趣、四生。其中識者即阿賴耶。是因緣本。佛悟諸法密意說之。言雖在近意在於遠。」(CBETA 2022.Q1, T43, no. 1830, pp. 366c15-367a3)

[2] CBETA 2022.Q1, T02, no. 99

[3] CBETA 2022.Q1, T02, no. 99, p. 102b21-c6)[8] 《相應部.因緣相應》,第六十三經/如兒子的肉經

[4] 五欲功德:梵文為panca kamaguna其中panca是五,kamaguna是兩個字kamaguna所組成,kama是「欲」,guna則有可以有幾個不同的意思,可以作「股」或「串」,也可以作「功德」(《Cologne Digital Sanskrit Lexicon》: a single thread or strand of a cord or twine…, string or thread, …good quality , virtue , merit…)在對應《雜阿含》第七五二經的南傳《相應部.道相應》第三十經(SN45.30)菩提比丘長老(Ven. Bhikkhu Bodhi)的英譯作’Five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有些經典即簡單的譯作「五欲」。

[5] 結使:結與使,皆煩惱之異名。擊縛心身,結成苦果,故云結。隨逐眾生又驅使眾生,故云使。結有九種,使有十使。《淨心誡觀發真鈔上本》曰:「結使。《成論》云:猶如乳母常隨小兒,能繫縛生死故名為結,常隨生死故名為使,即九結十使。」《大乘義章》五本曰:「隨逐緊縛,稱之為使。結集生死,目之為結。結縛眾生,亦名為結。」。結有九種:一愛,二恚,三慢,四無明,五見,六取,七疑,八嫉,九慳是也。使有十使 – 一貪欲,二瞋恚,三無明(又云愚痴),四慢,五疑,六身見(又云我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見,十戒取見。一切諸使中以此十使為根本,故標出為十使,又曰十煩惱,十惑,十隨眠。台宗稱前五者曰五「鈍使」,後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鈍而分之也。又以見思分別小乘《俱舍》之義,謂前四使通於見思二惑,疑以下之六使,唯為見惑。又大乘唯識之義,四使與身邊二見之六使,通於見修,疑與邪取戒三見之四使,唯為見惑。……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6]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 (七九七):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7]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8] 六境:色、聲、香、味、觸、法

[9]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10] CBETA 2022.Q1, T02, no. 99, p. 102c6-13

[11] 三愛則斷:南傳作「三受被遍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三種感受被完全地理解」(the three kinds of feeling are fully understood),並引註釋書說,感受的根源是「觸」,而且是被當作認識五蘊的起始點。 (莊春江阿含辭典)

[12] CBETA 2022.Q1, T02, no. 99, p. 102c13-21。莊春江注解按:「意思」為「意」(mano)與「思」(sañcetanā)之複合字,《顯揚真義》等以「三有」(tayo bhave, SN.12.11/MN.9)解說。

[13] 三界愛: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南傳的稱為欲愛、有愛及無有愛。《雜阿含》卷十二,第二九八經:「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CBETA 2022.Q1, T02, no. 99, p. 85b7-8)

[14] CBETA 2022.Q1, Y08, no. 8, p. 73a1-2

[15] 《成唯識論述記》卷四:「其中識者即阿賴耶。」(CBETA 2022.Q1, T43, no. 1830, p. 367a1-2)

[16] CBETA 2022.Q1, T02, no. 99, p. 102c21-26

[17] 須深經:《雜阿含經》卷十四,第三四七經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louisachan/" title="Posts by 陳芷涵"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芷涵</a>

暨南大學文學碩士、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佛學碩士、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
訂閱
通知
guest
1 Comment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
Joanne
Joanne
1 year ago

Wond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