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常悟心、常實踐是修心的入門實踐:從憨山大師《觀心銘》看有關「心」的思維

網上圖片

人人都有心,心可以理解為心臟,也被解作思想、意識及觀念。心主導思想及行為,若能覺察自心狀況,將有助身心安和、調適人際及職場關係,導向成佛之門。 

佛法猶重心的薰陶,本文引述憨山大師《觀心銘》,試談心的本質、運作,期盼為生活忙碌的你我提供修行路標。

憨山大師(公元1546-1623年),是位著作甚豐的禪師,也是位兼具佛理知見及文學才華的大修行者。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其餘分別為蓮池祩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

《觀心銘》,是《憨山大師夢遊集》中其中一集,內容是指導禪修觀念及方法的銘文。全文208字,分為三大部份:觀心原則、觀心方法及觀心悟境。

下文試圖拮取銘文首句偈頌與眾分享,自己也隨順與眾學習。

一、觀心原則

常言佛家具百千萬法門,歷代祖師因應眾生各有差異的性情及背景,建構各項修行觀念及方法,歸納起來,皆以「心」為修行主體。

銘文:「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銘文開宗明義即言以上四句,用意點出修行的綱目及工具是以「心和身」為主體。

隨著歲月流動,身體及心理(色、受、想、行、識)必然呈現不同形相及素質的變化,唯是人的觀念、思考程式及行為都是由多生多世的經驗組成的功能,佛法稱之「業」。

大師開宗明義以四句標竿出身相和心相的狀態。「觀身非身」四字即明示身體的變化,不是說我們不要愛惜色身,重點是世人要從觀察身的變化而淡化對身相及心相的執著。

「鏡像水月」,鏡是實物體,鏡中照映的是虛體相;又以水光浮月來隱喻身體的變幻。

「觀心無相」,心者指:認知及感受,兩者亦是隨景變易。「無相」不是沒有,是變遷的意思。意指世事及境況都沒有不變的相狀,問題是,我人每多執變為不變,徒託執見來做人處事。大師慈示眾生,若察覺到「心隨境轉」的運作模式,當即放下及不擴大心中形相,以便把心中有相化為無相,心清理順,一片光明。

二、觀心方法

銘句:「莫認妄想,妄想生怪。諦觀此心,空洞無物。」

人的迷失在於胡思亂想,無中生有,脫離自己生活實況及能力,這些相續出現的假設和情緒、稱之為妄想,其根源於自己的無盡欲望。《華嚴經》有這樣的描述:「心如畫工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相的演繹,皆源於自編自導自演。

三、觀心悟境

銘文:「諦觀此心,空洞無物。」走在人群事相之中,探勘心的本質與心的相狀,確是一門大學問,為何這樣說呢?大師提出諦觀(審視)自心的方法,即時覺知此時心境及感覺、即刻轉念當下的心境。那麼,由心境而生起的種種情緒感覺,皆在自心的調整中清淨,轉念的確是人生受用的智慧錦囊。

我們如能體驗到身體及心境的本質都是剎那變遷的事相,心自然會安穩下來。縱使由外境引起的煩惱浪,如:貪、瞋、痴、慢、疑等情緒,其衝擊力亦因之而消減或退隱,為甚麼?因為我們具備了不再以身心為實的妄念。

憨山大師於《觀心銘》劈頭告訴我們,透過觀察身及觀察心的流變,方便進一步參悟及活出心如太虛的寬廣圓通。

今日社會境況,很容易把我們引入各式各樣的情境,關鍵是我們有知有覺嗎?

嘗試幾天孤立自處,如:參加禪修活動或每日安排時間面對自己,大抵也是修心方便法門。常悟心、常實踐是修心的入門實踐。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99%b3%e6%83%a0%e8%8a%ac/" title="Posts by 陳惠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惠芬</a>

資深社工,哲學系碩士,讀書會及禪藝帶領人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