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一粒沙之中看世界,也同時看到了自心

世人常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甚麼東西是最神奇的呢?筆者覺得最神奇的,莫過於能從一粒沙中看到世界,同時也看到了自心。當我們看到一粒沙時,可以純粹把它看作是一粒沙,又或者它對你來說不只是一粒沙,甚至我們可以嘗試從一粒沙之中看到不局限於外在表象的東西。

〈無罪的預兆〉是已故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一首著名作品,筆者借用開首四句來同大家分享一下。

原文:
Auguries of Innocence — William Blak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意譯是: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掌中握無限,

剎那即永恆。

這首詩用字優美,而且富有濃濃的哲學意味,腦中不斷思考著詩中意涵。如何能在一粒沙之中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中見到一處天堂?又如何能用一掌把握無限?而無盡的永恆又為甚麼能存在於短短的一瞬間之中?這些都是令我讀後回味無窮。

若由字面來看,筆者把首兩句解作:

從一粒沙中,有許多的微小生物在裡頭,自成一個微觀世界。從一朵花中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宇宙形成的美,如同天堂一般的美麗。

後兩句中筆者解作:

手掌雖小,所握著的即使如微細的一粒沙,或如手掌般大的一朵花,雖然它們是有限的,但所展現的,卻是無限的生命力,緃使在這麼短的一瞬間,這生命力的體會已經永恆地存在於我們內心之中。從整首詩來看,是讚嘆著大自然所展現的無窮生命力,無時無刻的祼露在我們眼前,只要細心留意和品嚐,自有一番體會。

然而,筆者卻有另一層的體會,以下同大家分享一下。在體會詩句前,有幾點是我們先要理解的。在現象界裏面,凡是可以被我們認的宇宙一切事物,都不能離開我們的知識。而所謂知識,完全是我們的觀念而已,不是實在的。譬如以我們看到的沙為例,沙是我們所認識的對象,是我們透過我們的視覺神經、觸覺神經、眼識和意識等等來加以認識的。若從整體的現象上來看,世間上所有的事物,都是透過我們的六根、六境、和六識的互相接觸和合而認識。而所謂認識都是不離開身體六種能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種被感覺對象(即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和六種能認識的精神作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當中以意識來統合一切去認識整個世間現象。如此看來,任何認識統統都是我們內心的一連串活動,而所謂沙、世界、花朵、天堂等,其實也不過只是心中的一種觀念,是所認識的對象。那麼如何認識呢?簡單來說,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來看。

三種認識角度

一、見山是山

若從第一種角度來說,有些人認為世界是實實在在的,有點似世間的常識一樣,見到沙便是沙,見到世界便是世界,見到自己便是自己,見到別人便是別人,這是世間一般人的看法,這些人甚至會認為自己親眼看到的,就是事物的原狀。這是站在第一種角度來說,套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成為「見山是山」。

二、見山不是山

若從第二種角度來說,有些人認為,被我們認知的這些事物,只不過是我們內心所存在的觀念,即是說我們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摸到的、所思惟的,其實都離不開內心的觀念,包括文字、槪念、想法等等。當觀念一生起時,反映出來的便是知識。而這些所謂「知識」,即是我們心中的觀念所能認知的事物現象,它們的出現,一方面是由眾多條件的和合而出現的,當條件一改變,它就同時改變,所以事物的本身並不實在的,是空的。另一方面,若這個世界種種事物離開我們的觀念,我們便不能認知。如此來說,所謂事物的自我本質根本就不存在。

就如《六祖壇經》中所記載的「風動旙動」故事,六祖得到衣鉢後,去到廣州光孝寺聽人講經。當時有一位法師在講《涅槃經》。他便去那裏聽經,附近還有幾位比丘在那處聽,怎知聽到中途時,風一吹,那佛殿的旛就動起來,這時,一個比丘就說:「風動。」另一個比丘卻說:「旛動。」另外一個比丘說:「風動。」但六祖卻不認同地說:「不是風動,也不是旛動,是仁者的心在動。」由此可知,一切我們所認識的,都離不開觀念,事物本身是不實在的。以上是從內心觀念上來分析事物的本質,是站在第二種角度來說,套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成為「見山不是山」。

三、見山還是山

佛教的瑜伽行派認為所謂客觀看到的東西,它原本是甚麼東西,我們根本無法知道的。但因為看的人不同,所以看法就不同了。舉個例子來說,一幅梵高的名畫,在懂得欣賞藝術的人來看,它是怎樣美麗,構圖怎樣建立,顏色怎樣鮮艷,筆觸怎樣流動,表達了怎樣主觀的情感。但是若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他看到的是甚麼?是可以轉手能賣出多少錢。同是一個客觀的東西,但因為主觀的看法,就會出現不同的觀念。

瑜伽行派認為所謂世間上能被我們認識的東西,其實只是由八個心識集團所變現出來,離開能認知的心便沒有客觀獨立存在的對象。此外,心所能認知的事物現象,它們的出現也是由眾多條件的和合而出現的,當條件一改變,它亦同時改變,所以是無自性空的。正如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所謂事物的自身,是離開我們的一切觀念、槪念,而對於物自身,我們是不能直接知道的,但是我們可以體會到。譬如我們看到沙,我們說它是沙,這粒沙其實只是心的一種語言現象、槪念、想法等等,我們說這東西名為沙,沙本身沒有實在的自性,只不過是我們的意識把沙很多方面的印象,綜合起來再加以認識。換句話來說,我們會假借文字、語言、槪念、觀念等等來認識世間上所有事物現象。這是第三種角度來說,如果套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成為「見山還是山」,但是意境已指向更深的體會。

如此類推,詩中表達的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這些文字語言所指向的東西,都只不過是意識把很多方面的印象,將它們綜合起來再加以分別認識。由此可知,凡是文字、語言、觀念和槪念所呈現的,其實都只是一種虛假現象,而並不是物的自身。

兩種體會

上述的第一種角度,筆者認為從詩的字面意思來解讀也無不可。相反,若從後兩種角度的來看,筆者嘗試把詩句解為:從我們認識到的一粒沙、一個世界,一朵花,或者一處天堂之中,我們當下察覺到的,就是所有事物現象只是我們假借種種的文字、語言、思惟、槪念和想法,來認識的一種狀況,這些東西本身的存在並沒有它實在的本質,僅僅是我們內心的觀念而已,由於這些觀念都是由眾緣和合而出現,旣非實在,只是語言文字上的假說。如果能在這一念心之中,把捉到這種對眼前事物的真實體會,雖然目前所見的東西,如掌中的沙和花一樣甚微小,可是卻能把捉著無限的般若智慧。如此,在這當下體會的一瞬間之中,其實已成就永恆無盡的功德。

總結

總括來說,除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之外,可以推論出一切能被認知的東西,包括我、人、眾生、壽者、世間、出世間法等等,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離不開文字、語言、觀念和槪念,假若離開語言文字,根本無它自己實在的本質。若果把這些東西執取為實有,那就不能如實體證真實。相反,若能捨棄執取,就能覺悟,證見諸法實相。最後,以《金剛經》中的一句偈,來完結這篇分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延伸閱讀

從《金剛經》、《圓覺經》、《涅槃經》中管窺我義 ——論無我、有我及我、人、眾生、壽者相

學佛為甚麼要學名相?兼談二諦說法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