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念佛求生淨土,需否迴向?

(圖:http://classroom.synonym.com/difference-between-pure-land-sects-other-buddhists-7672.html)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深心釋」,確認念佛「五正行」的「稱名正行」──即一心專稱彼佛,為求生淨土者的「正定之業」,其餘四種正行,即讀誦、觀察、禮拜、讚供,為求生淨土者的「助業」。

善導大師云:「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善導大師以正、雜二行來判釋利害得失,其中雜行要迴向方可得生。雜行者,即「自餘諸善」,包括定善散善、修福修慧等。反過來說,正行就不用迴向而得生。為何正行不用迴向而得生?

就往生極樂世界而言正、雜二行

善導大師解釋正行云:「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即專門依據往生淨土的經典來修行的,這叫正行,要以往生的經典為標準,所以,「專依往生經」來修行的,稱為往生淨土的正行。不然,就是雜行。總之,言正、雜二行,以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情而言。

佛教言「正」者,即正確方向,對正目標,純正不雜。這五種念佛正行專門引導求生淨土者,直接通往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言「雜」者,即雜而不純正,目標對不正,方向有偏差,行業夾雜餘佛、夾雜餘行。比如說,修五戒十善,本來和往生淨土也扯不上關係,五戒得人的果報,十善得天的果報。如今我不求那些了,迴轉過來向著西方極樂世界,這叫「迴向求生」,所以雜餘行者一定要迴向,不迴向不可能往生。

又比如說,念藥師佛名,與求生東方琉璃淨土相應,但與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扯不上直接關係。如今行者不求東方琉璃淨土,欲迴轉過來向著西方極樂淨土,所以雜餘佛者亦要「迴向求生」,不迴向不可能往生。

正行就不必迴向,順彼佛願故

那麼,就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情而言,正行要不要迴向呢?按善導大師的說法,正行就不必迴向。甚麼道理呢?順彼佛願故!「順」者,順從、順應、相應。稱名是彌陀本願所誓言的,是彌陀本願指定、選定及約定之行業。自餘之行、其他之法都不是彌陀本願所誓,是在彌陀本願之中所沒有的。

我們本來就為了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本來是為了我們要去往生,我們願意去往生,阿彌陀佛誓願接迎我們去往生。稱名與往生,既是相應,也是對口,一拍即合。如上文所說:「稱我名號,必得往生」是必然和自然的因果關係,稱名正行自然成為往生之業,不用迴向。

再者,淨土宗的根本義,在於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菩薩行時,為眾生發大願,修淨業,成佛土,而且他現在還為眾生兆載永劫,積植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迴施給念其名號的十方眾生,故名「他力迴向」。

依本願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是不用迴向的。阿彌陀佛迴向功德給我們,使我們可以得生淨土,我們為何把念佛攝取的彌陀功德,迴向(退回)給彌陀呢?你退回彌陀功德,拿甚麽功德去得生彌陀淨土呢?所以,善導大師説稱名正行,求生淨土,乃是正定之業,不用迴向,此因「順彼佛願故」。佛願者,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也。

至心迴向──迴所修業,向所去處

最後,淨土三經常勸行者:至心迴向,此有何義。此言發願往生者必須有迴向發願心。至心迴向,即一心迴願,有捨歸之義。按善導大師的至誠心釋言,迴者,厭捨一切過去及現在,在三界六道自作教他作,一切定散二門之功德;向者,身口意三業向求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簡單來說,善導大師云:迴所修業,向所去處。再簡單一點,迴娑婆向極樂,是名「至心迴向」,並不是說:至心稱念佛名,迴向念佛功德,莊嚴佛土,求得往生。如善導大師偈語:

莫論彌陀攝不攝,
意在專心迴不迴,
但使迴心決定向,
臨終華蓋自來迎。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