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當你走得安穩,你的下一世亦會安穩--傳燈法師《生死明燈》節目中的開示(四)

(續上期)

有一天晚上我開車回家,那陣子剛好是下雨天。我停在閘門前,準備下車開閘門,卻看見有一隻鳥,在路燈下跳來跳去。於是我觀察到底牠在幹甚麼呢? 原來那鳥在吃飛蟻,一隻飛來就吃,又吃一隻、再吃一隻。我坐在車裏觀察,思惟鳥兒出生來到世間,牠為照顧自己的需要,發揮本能,肚子餓了,見到有食物便吃。作為動物,牠不知道怎樣護生,當然亦不懂得不去吃這些生命,因為沒有人教導牠。當然有少許的鳥兒能念阿彌陀佛,但那只是學舌,牠並不真正現解佛意,也不會想要行善積德。

我們要慶幸出生為人,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究竟佛法是甚麼?就是教導我們離苦得樂。我們不只要行善積德,累積人天福報,還要找出離苦得樂的路向。經中說過一個汲井輪的譬喻--我們用水桶從井中取水,水桶上來,然後把水倒出來,繼而把水桶放進井裏,周而復始。這個譬如是說,我們眾生在生死的輪轉當中,這一回出生為人,下一回可能是天人,之後又可能會下三惡道,總之就是不斷輪轉。為甚麼會這樣? 這並非上天給你的壞路或好路,而是我們自己「爭取」回來的,是每個人的造作,種何因得何果。我們應該經常以此譬喻提醒自己,好好把握自己的生命。

大家在有沒有看見螞蟻、蜜蜂? 牠們每天都很忙碌,好像不用怎麼進食,整天在巢裏巢外不斷走來走去,忙忙碌碌、營營役役。牠們的一生有多長呢?有的數天,有的數月。蜜蜂盡牠的一生,不斷找食物、採花蜜。反思一下,我們像不像牠們呢?有一次,佛陀和弟子一起外出托缽,經過一間大屋。那裏的人很忙碌,原來正在重建豪宅。佛陀運用天眼通,知道豪宅的主人時限已至,於是走進去跟老人家說:「我可不可以跟你聊幾句?」老人家竟然這樣回答:「你是誰?我很忙碌。你沒看見我在忙嗎?」佛陀很客氣地跟他說話,但這個人有眼不識泰山。佛陀出現在他面前,他也不知道,眼前的是救命恩人。佛陀再跟他說:「無常隨時發生 ,你要把握人生。」老人家問:「你說的是甚麼意思?不如兩天後你再來,因為我現在實在很忙。」佛陀沒辦法,只好說:「好吧 ,有緣再見。」然後便離開了。佛陀還沒走出村子,那間重建中的房子有一條橫樑墮下,剛好打中主人,死了。佛陀回頭跟弟子說,無常已經臨頭了,你還在安排房間給子女,研究這是前廳、那是廚房。我們連生死的問題還未解決,還在煩惱這些無關的小事,究竟為了甚麼?

所以我們要從古人的智慧提醒自己,除了要照顧好自己,當你身為父母、為人子女、為人丈夫、為人妻子時,還應當盡分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當然,我們還要利益眾生,例如常去當義工。香港是一個福地,那不是天賜,是我們每個香港人努力成就得來的。我們不要忘記,藉著少許的時間和能力,去造福人群。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甚至疫情過後,社會慢慢恢復的時候,我們更要出一分力。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要去幫助別人,這樣你的人生就會慢慢改變。有一句話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首三個條件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真正可以改變的是四積陰德。積陰德的功德,沒有人可以偷走。如果我們要改變自己的人生,你想生得好、活得好,甚至以後死得好,你必須從積陰德方面著手。

佛教最重視的,是如何教導每個人尋找一條出離生死、離開煩惱的路向。究竟涅槃是甚麼?那不是觸摸不到的概念,而是指離苦得樂的方法。我們要趁著仍有生命時,找尋正確路向,例如多聽聞佛法,親近善知識。我們常說誦經,那並不是口念而已。經中有很多智慧,教導我們如何可以離苦得樂,減少煩惱,增加快樂。這樣,當我們走到人生黃昏時,總結一生,看看你的成績單,原來自己也做了不少善事。我們平日習慣做的好事,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它自然會發揮功能,出現在我們的心中、腦海中。你回顧自己一生時,原來自己做了那麼多好事,相信一定是向著光明走,人也就安心了。如果我們可以早點跟家人說明,想如何安排後事。當要走的時候,家人應如何幫助打理後事。當你交代好一切,而你的家人也知道你的心意,最後這一念,你會感覺更安穩。當你走得安穩,你的下一世亦會安穩。

延伸閱讀

排山倒海的事情,抵不上插隊前來的無常!《增壹阿含經》如何教導我們到達安穩快樂的彼岸?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1 Comment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