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禪真正是甚麼滋味,要靠每個人自己去體驗────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七)

(續上期)

第四種感受────滿足感

禪給我們帶來的滿足是自足,不依賴於外境,不是得到一個甚麼東西所帶來的滿足。凡依賴於外在而得到的滿足是短暫的,只有體證自己生命中本有的財富,那種滿足才是永遠的。所以有些禪師的作略顯得無拘無束,那正是他滿足感的表現。唐代李翱是學禪的,經常跟藥山惟儼禪師交流,他有一首詩描述了師父的境界:「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有的書上是用「笑」,其實這個「嘯」比較好。藥山惟儼禪師晚上有時候沒事了,自己爬到高高的山頂,在月下長嘯一聲,嘯聲直達九十裏外。九十裏以外的人聽到,第二天早上大家就問這個聲音是從哪裏來的,依次問,最後問出是從山上來,是老和尚的嘯聲。這嘯聲體現了禪者自在無礙的境界。

禪的心態永遠是滿足的、永遠是感謝的,一切的境界、一切的事情都能接受,面對面地接受,帶著感恩去接受。有這樣的心態,我們就能成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生活牽著鼻子跑。

第五種感受────新鮮感

新鮮感這個問題其實不大好說清楚,涉及到佛教裏經常講的一個詞——「清淨」。甚麼是「清淨」?這個詞很容易被誤解。《楞伽經》有一段話說:「若修行者修行,入如來自覺聖趣,離于斷常、有無等見,現法樂、正受住,現在前。」「如來自覺聖趣」在同一部經裏有時又叫「自心現量」。我剛才講,我們的心像大海一樣,分別對待的那個層面就像大海的波浪;超越了分別對待、達到統一的層面就是大海深處的平靜。佛教裏把分別層面稱為「識」,統一層面稱為「智」;識分別不停,智恒常觀照。《楞伽經》裏將智的層面稱作「自心現量」——如果你證入到「自心現量」,你就離於斷、離於常、離於有、離於無,離於種種的對待;「現法樂」,你現在、當下的樂,當下的善,這是佛法很重視的;「正受住」,體驗到了正受,並且能夠保持。在正受中,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件事都是第一次、都是新鮮的。這裏面沒有概念,沒有判斷,沒有情緒的好惡,那時候心直接接觸了事物,在佛學裏就稱之為「現量」——自心現量。一旦你落於分別,落於依某一個出發點來做判斷,那就叫染污。前者即是清淨,後者即是染污,不一定說髒的東西就是染污,只要你一有分別,就是染污。這種現量的境界,就是我們所說的新鮮感。

《楞伽經》裏還有一段話,講到我們凡夫的生活:「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這個「心」就是識分別心。「流散已,種種相像貌,墮我我所見,希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覆障,故生染著。染著已,貪恚癡所生業積集。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我們依種種分別心名相,被牽著鼻子走,於是我們的心就流散了,處於對待的世界裏面。有我、我所見,我想要、我不想要,我喜歡、我不喜歡,處於這種對待的格局。由對待的格局又生出種種的希望和渴求,就是這裏所說的染著。然後為渴求所驅動,又去造作種種的業,就像一個蠶不斷地吐絲把自己捆縛在其中,已經遠離了事物的真相。所以有時候我們說「真煩」,或者說「沒意思」,其實就是沒有新鮮感了。

有人到寺院來,問我們,你們每天早上念的經都是一樣的,覺不覺得枯燥啊?其實每天念一樣的經,然而你不覺得枯燥,這就是你的功夫。這只有在甚麼情況下才能做到呢?就是你念經的時候,根本沒想到是不是一樣的經,全力以赴、沒有任何概念和分別情緒在中間,直接用心去念那部經,這樣你每次念都是新鮮的,不會枯燥。所以新鮮感是自心的無分別心被開發出來以後,無分別的境界在生活這個平臺上顯現的結果。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奇跡,都是獨一無二的、奇妙的。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有一種敬畏心,有一種佛教所說的不可思議。當下這一刻、當下這一幕,直接去感受。

趙州和尚有「吃茶去」的公案。有一個人來,趙州和尚問:「來過嗎?」他說:「沒來過。」「吃茶去。」問第二個人:「來過嗎?」「來過。」「吃茶去。」第三個人說:「怎麼這兩個人都吃茶去啊?沒來過的吃茶去可以理解,來過為甚麼也吃茶去呢?」趙州和尚叫了他一聲,他答應了,然後趙州和尚說:「你也吃茶去。」這個公案描繪了禪者生活在自心現量的境界裏,這些問答都是趙州和尚自心現量的流露。

學禪五感,不過是一個話頭,借以説明大家如何認識「禪」,「禪」究竟在說甚麼問題,在修行上它要解決的是甚麼問題。事實上,「禪」是不重感受的,如果臨濟禪師在這裏,當場會把我罵得狗血噴頭。從純粹的禪的角度出發,我講的這些都是廢話,不過因為大家覺得禪很深奧,所以用這些話來拉近我們跟它之間的距離。禪真正是甚麼滋味,要靠每個人自己去體驗。

——2008年3月22日於河北省佛學院禮堂對來自北京大學的企業家、學子和北大禪學社成員的開示

問題一

《金剛經》裏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為甚麼寺院裏有很多佛像,是不是也有所住?

回答一

你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佛教有個別稱,叫「像教」。我們在很多佛經裏也看到「不要住相」,那為甚麼佛教又到處是像呢?這裏面有很多因緣。前面我講到「統合」,佛教講「心物統一」,就是說心不是孤立的。佛教把人的生命做了分析,我們認識事物有一個感官管道,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種對象——色、聲、香、味、觸、法;在這六個感官管道裏有六種分別的能力,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以我們任何一個心態、任何一個思想情緒的產生不是孤立的,它是先由感官接觸外界,然後心裏產生分別,然後出現思想情緒的波動、變化,這是我們生活的現實。

佛教運用形象、音聲,包括這些雕塑、畫像,以及晨鐘暮鼓等等,恰恰就是調用了我們的感官管道,由外及內,來薰陶我們的心,轉化我們的氣質。這既是佛法傳播的一種手段,也是佛教開展教育的一種藝術。佛教開展教育,開展對眾生的影響,不是抽象的,一定要有感官的接觸,有所見、有所聞,乃至有所嗅,然後把我們帶入到這種境界裏去。你在寺院裏生活,日聽晨鐘暮鼓,日見大殿佛像,日聞檀香氤氳,這是一個完整的身心轉化和薰陶的過程。「像教」的意思就是這樣。所以佛教所說的教化不能落空,要通過這些外在的有相的、可操作性的東西來落實。

問題二  

《金剛經》裏又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還有「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比如我在拜泥菩薩,拜這個「相」,我是否就是「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回答二

其實前面我已經講了,皈依外在是要引導我們回歸到自性、回歸到自心。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他要借助於這個外在經驗回歸到自心,他不能憑空。所以拜佛、拜泥菩薩是眾生的需求,佛菩薩沒有這種需求。佛菩薩的像在這裏起到一種符號的作用,你通過禮拜或上香等儀式,來表達你內心的信仰。通過表達來強化我們的信仰,這個過程本身是一個訓練的過程,是一門教育的藝術。

問題三

佛教對我們來說太神秘了,儘管我們周圍也有一些寺院,但是畢竟沒有深層次的接觸。在我的感覺中,佛教徒應該是用一種出世的態度來對待生活,我不知道您在出世和入世之間是如何把握的?

回答三

出世和入世是甚麼意思呢?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其實你出家以後在寺院,你還是要吃飯的,還是要跟社會接觸,甚至你也要依賴於社會,你還要回報社會,你離不開社會,所以出世和入世不是截然分開的。更多意義上,人們用這個詞是指一種心態吧,是不是?出世,就是一種比較能放得下的心態;入世,是一種比較汲汲于功利的心態。佛教的教義是這樣說的:你要恪盡職責,同時又能放得下,心無掛礙。

美學家朱光潛說過一句話:「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這句話很好。意思是說,你做入世的事業,認認真真去做,同時心是自在的,不會陷溺在裏面。我現在把這句話倒過來,用來激勵自己:「以入世之精神,做出世之事業。」甚麼意思呢?我所做的事情是佛教,是宗教信仰領域的,屬於出世的事業,但是我對待它,要像世人對待他的生意、財產、事業那樣認真、那樣盡職盡責。這是我自己的一個態度。

問題四

怎麼理解中觀的「不著兩邊」?怎麼理解「三輪體空」?

回答四

第一個問題其實前面也講到了,就是統合,統合恰恰也是讓你把兩邊放下,你的心還有執著,就「兩邊」了。禪的方法是讓你在兩邊走到極限,沒有地方可走了,就能在心靈上獲得一個突破和昇華,那是真正地落實在自己的心態和受用上的。「三輪體空」講的是「佈施」,是說對能施的人、所施的對象、所施的東西這三個環節你都不要執著。

問題五

現今的中國缺乏宗教教育,我自己的家庭也沒有宗教背景。作為一個當代讀書人,接觸外界主要是靠知,而信仰是信的方向,所以從知到信這個過程我覺得挺難把握的。佛教所說的一些理論,感覺有貼近的地方,但是也不敢確信自己的心中有信。那麼從知到信這個轉變要怎麼把握?

回答五

這個過程不需要去把握,它是發生的,它會發生。信仰發生的時候,就跟春草長出來的時候一樣,停不下來的。所以現在如果你覺得你的「信」還沒有發生的話,你也不要著急。在佛教這裏,你有很大的餘地。因為佛教不是特別單一地強調信,它既強調信,也強調智,它是智和信的統一。信因為智而提升。剛才我講到「皈依」,因為智慧最後落實而超越了信,便達到了信和智的統一。所以不要著急。 

問題六

怎樣才能有效地減少欲望、降低煩惱?修煉甚麼樣的心法才能破我執?

回答六

怎樣才能減少欲望?我覺得在佛教裏是這樣的,你把你的「欲望」再無限地擴大一點。我們的「欲望」一定是太小了,所以困擾我們。學佛,是要把「欲望」無限地再擴大,那麼這個「欲望」是甚麼呢?是你要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要幫助所有的眾生,這是一個大的「欲望」,佛教稱之為「菩提心」。如果菩提心這樣一種大的「欲望」主宰了我們,在我們的心裏生起來的話,那我們是一個很幸福的人。所以你也沒有必要去減少它,你想辦法去提升它、擴充它,就好了。

你有欲望,你一定愛自己,所有的哲學、宗教都是從這裏起步的。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我有欲望,別人也有欲望,我要實現我的欲望,別人是不是也要實現他的欲望呢?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要,如果你想要的多,那麼你多幫助別人實現他的欲望。你不想要的東西呢,別人也不想要,你不要給別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宇宙的奧妙有時候就在這些簡單的地方。如果我們想要自己的欲望實現得多的話,我們就多去幫助別人,滿足他們合理的欲望,這時候你會發現這個「輪子」會轉回來,你發現你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最後你就會體驗到剛才講的那種「統合」,自和他不是對立的,是統合的。所以你不要跟欲望去打架,要是打架那就麻煩了。

問題七

我想談談對剛才那首詩的體會:「空手把鋤頭」,人只有空手的時候才能把握那個鋤頭;「步行騎水牛」,假如我們坐在這裏就不可能騎水牛,一定是先步行在水牛旁邊,然後才能騎水牛;「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這是一個相對論的概念,如果我們去體驗一下,可能就是橋在水上像汽車一樣開過去,所以水是不動的,橋是動的。看上去像空話,但實際上蘊含著真理。我感覺真理就是在空話當中,是不是這樣?

回答七

你理解得很好,找到了體悟這個偈子的門了。是不是真的落實到我們的受用上,還要繼續用功。包括前面一位同學問的,我們有煩惱、有欲望,正好,就怕你沒欲望,就怕你沒煩惱。煩惱是智慧的另一面,有煩惱才會有智慧,因為智慧就是對治煩惱的。我們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有困難、有挫折才會有成功,所以成功有時候表現為困難和挫折。事物都是在對待之中顯現的,你不要執取它的某一邊,你執取某一邊就迷失自己了。所以我們說佈施和得到這是對待,但它也是同時存在的。在這種最極端的對待中有統一。沒錯,你所契入的方向是對的。

問題八

本人能夠接受佛教的理論與思想,並且能夠以平常心過清淨寡欲的生活。但家人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認為這種心態對年輕人來說過於消極、不求上進。請問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回答八

可能年輕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光是信仰,其實工作和生活的選擇也會遇到跟家裏人的矛盾,大家都不理解。這要有耐心,通過你的實際行動、通過你實際的狀態來改變他們。

問題九

怎樣才能擺正精進和放下、隨緣的關係?

回答九

我個人覺得,耕耘和播種要精進,收穫要隨緣。就是說在因地上要精進,在果上就隨緣。只問耕耘,莫問收穫。精進地耕耘,收穫多少就隨它去。事實上,你要是耕耘得好,收穫一定少不了。

待續

原文刊自《禪心三無》,天地圖書2017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