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老病難過如何跨?

從「生、老、病、死」中來看,便知道人生有四分之三是苦的,「情不重不生娑婆」既生為人,就要懂得苦中作樂。常說「生、死」只是一瞬間,或許不會太苦,但「老、病」卻要經歷一段頗長的時間,在生理及心理層面也要經歷無數考驗。

科技是進步了,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還是疏遠了?記得年輕時收到國外筆友的書信,那種喜悅和期待,與現在輕易讀到的電郵,感覺實在差天共地,也許人的本性就是「越難得的越是珍貴」。醫學昌明了,過去說的絕症癌病,今天來說只是小兒科,能以外科手術、電療、化療輕易的切除或控制癌細胞,只是更多的病人未能痊癒,這並非生理上的反應,而是心理、精神層面上感到孤零、冷漠、被忽略、惶恐、焦慮,因為這些情緒而抑鬱成病,最後落得鬱鬱而終。

老……看著自己身體機能每況愈下,昨日能輕易完成的任務,今天卻力有不逮,你雖不想卻無力阻止身體退化不聽使喚,又氣又惱,亂發脾氣,於是把自己困起來,減少與人交流,美其名叫省錢少外出,實際是害怕被別人知道、失面子,決定逃避不去面對。病……化療看似很厲害,輕易就把癌細胞殺死,但別忘了健康的細胞也一併陪葬,情況猶如「既然得不到健康,倒不如來一次玉石俱焚!」但天下間又有幾多火鳳凰能夠浴火重生呢?這極端的治療方法是治標非治本,要健康重生就得看你的底子夠不夠豐厚,假如平日體質好,要重獲健康可能較易,否則很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感染其他併發症。

佛教談論的「慈悲」並非單純外向的對待別人,也是內向的對待自己,要清楚明白自己心中所感所想,深入覺察惹起情緒的動機源頭,慢慢把自己的心結解開,重建自己的正確觀念,善意開解,才容易接受當下的「老、病」,世上沒有人會渴望得到「老、病」,但因緣成熟遇上了便得面對它,只有正面積極地面對,才能夠真心接受它出現在自己身上,盡一切努力去處理,治療及改變生活習慣,才能夠切實放下,畢竟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做,結果交由上天定奪。這就如法鼓山聖嚴法師所講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根本,然後從「心」解決,當心結一解,煩惱再也不是煩惱了,無奈我們總習慣對別人慈悲,卻冥頑不靈牢牢的不肯放過自己。

「老、病」的確可能摧毀你的肉身,但請別放棄自己,讓它摧毀你的意志、尊嚴和優質的心理素質。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