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西亞多烏天津尼亞禪修指引

內觀的人,不致於疲倦,因為不用出力控制以達致某種效果,只需輕輕鬆鬆地去觀察便夠了。禪師在多個國家教過禪修,發現很多禪修者雖在修觀,卻像修止似的。禪修者大部份時間都會很平靜安祥,但之後就不知道做甚麼好了。大家可以看到兩者的分別:止禪會花很大精進力以達致平靜;而修內觀則只需閒閒地輕輕鬆鬆地覺察。

接下來,禪師又提供修行的資訊給我們了,就是修行時心中會出現的五種元素。第一種是正念,亦即是覺察。第二是精進力、第三是專注力、第四是信心,第五是智慧。

我們首先要知道這些字眼的定義。名詞只不過是名詞罷了,要弄明白字詞的真正意思。

第一個是正念,巴利文是Sati,意思是不忘失。正念覺察並不等如聚焦。不忘失並不是常用的那個顯淺的、那種別忘了做這個帶那個意思,不是這種意思。不忘失是指不會忘記正確的目標。正確的目標就是這個身心了。察看你自己,便可輕輕鬆鬆地以正念覺察。怎樣才可以做到不忘失自己呢?當你在意自己,常常這樣做,便可形成習慣。除了要注意自己之外,更要想想有關自己的事,例如現在我覺察著些甚麼?我有甚麼感受?便可培育出正念。

心常常像一個雷達,大部份時間都在探視四周的世界。其實只需把這部雷達往內掉轉,探視自己,這便是正念。

當你一想到有關自己身心的事,便有正念了。

當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要觀察這點、那點,有時也花很多氣力。而禪師所講的那種對自己的注意力,並不是很出力的,而是輕柔的,輕鬆的,自自然然的就好了。

第二個令心可運作的就是定力。巴利文是三摩地,英文翻譯成專注力,包含了一種要用功專注聚焦的意味。但三麼地真正的意思並非如此,而是使心穩定,就是這樣罷了。

試想想英文字「集中力」(concentration)的意思:單單把心聚焦在某一點之上,就可得到定了嗎?不是的。有些人只得頭痛,心卻不得安定。可見,單單靠專注,不能使心得到靜止或安定。

有兩種定:一種由止禪而得,另一種由內觀而得。

修止禪的,把心不住集中在一個目標上,從而得到定。心無暇思考,因它很忙,要不停落在目標上。這時,心不會想無謂的事,但也不可以想有智慧的事。故此,由止禪而得的定,並不能修到智慧,難以令人成長。

而修內觀時的定是怎發生的呢?心先有正確的知識,明白了,有正確的態度、正確的思想。因為有了正思維,便可以有正確的行為;心不會對貪嗔作反應,沒有執著,心很穩定。在這種定之下,智慧可以出現。

第三種素質是正精進力。在巴利文的意思並不解作很用力,而是能安忍、持久、堅持。一般人對於精進力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不斷加油加油,不住給予力量支持;另一種是永不放棄。

第四種素質──信心,到底有甚麼本質?當然,對佛、法、僧有信心是一般的理解,然而這卻是太高遠了。談到禪修的信心時,讓我們返回基本的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修習的方法有信心。

當對我們所做的事有信心時,意味著抱持了興趣去修習。我們漸漸會發現以覺察去生活,或是沒有覺察地生活,這兩者之間的分別。我們的信心增長了,因為我們嚐到了正念的利益。

當你禪修時,身心會累嗎?

佛陀給予了保証,就是修習正念可達至身心平安、脫離憂愁哀傷失望,獲得智慧,最終達至湼槃。假如禪修中身心疲累的話,便是禪修中有些欠缺。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