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跟著感覺走?

講求「啱feel」,嚷著要「跟著感覺走」,也許並非年青人獨有的。當人成長了,慢慢建立起自 己的所謂個性,擁有自己的朋友、事業、家庭等等,繼而「奠定」自己喜愛的、不喜愛的,往往渴求喜歡的或感快樂的永遠不要失去、不喜歡的或感到痛苦的永遠不 要遇上。我們害怕失去快樂,抗拒痛苦,任何時候都忐忑不安,跟著感覺在打轉,其實依然是「跟著感覺走」。

的確,「受」是我們接觸境況立時產生的反應;據唯識宗,「受」是有情的五個「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之一,「遍」及一切心識活動,即當心活動時 必然生起的一種屬性,可知它對人的操作影響之大。佛教又說「受」包括了「身受」、「心受」,前者指前五根(眼、耳、鼻、舌、身)遇境時五識(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生起的較純粹的苦、樂感覺,後者是指與第六識(意識)相應的精神心理感受。「受」是這樣明顯地在我們身心上發生,難怪我們都這樣重視。

「受」從現代語言來說,包含了感受、情緒、心境等,佛教則統稱為「受」,最基本的可分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或在三受上加上憂、喜二受。不同經論尚有不 同分類,此處不贅。一般人的生活都會被「樂受」與「苦受」所牽動,究竟「樂受」、「苦受」是如何界定的呢?據世親菩薩造、安慧菩薩釋的《大乘廣五蘊論》 說:「受,謂識之領納」,「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成唯識論》進一步解釋:「受,謂領納 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意謂三種受是識緣順境、逆境、不順不逆境時的不同領納,並會生起愛或不愛(喜歡或厭惡)的作 用:

一、對令我們身心感到順益的適悅境況,生起繼續保持、和合的愛欲,不希望它消失,那便是「樂受」;

二、對令我們身心違損的逼迫境況,生起要離開的欲望,便是「苦受」;

三、於非順非逆的境況,不會生起上述所說想保持或離開兩種欲望,便是「不苦不樂受」,即沒有特別傾向的感受。

上述所說,令我們更容易明白為何一般人總是「跟著感覺走」。「受」的體性本來只是識的領納,但生起「愛」、「欲」後,便會形成執取,繼而產生一連串的反應, 即如「十二因緣」所說,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跟著感覺走」就是對「受」的執取。我們執取樂受,渴求令自己心悅的人、事、境不會 消失或改變;抗拒苦受,奢望逆境永遠不會出現,煩惱由此而起,這才是一切苦及我們流轉生死的真正因由。人生及世間的一切,本來就是眾緣和合、有諸多制約 的,追求世間有永恆不變的快樂,最終只得希望落空。順境求之不得,便成苦惱;逆境欲拒還來,變了苦上添苦。

我們整天「跟著感覺走」,就是所謂「心隨境轉」,心情大上大落、起伏不定;甚至境未出現,我們已患得患失,惶恐終日,飽受折騰。此外,我們或會執取某種感 覺,信以為實,認為它是不會改變的,例如認定自己的傷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因而沉溺當中,不能自拔。凡此種種,都是「跟著感覺走」所帶來的問題。那麼,我 們的出路何在呢?

深入了解上述論典所說,便會發現當中的黃金鑰匙。

論中說「受」是識的領納。我們遇到甚麼境況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但我們的意識如何領納當前的境況,則是可以改變的。其實,世人如何生起「受」,是基於其心識 中潛藏的價值判斷,這包括了其所處身的社會和家庭的教育、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等。例如現今社會多數人會認為有錢、有豐富的物質享受才是順境,才能快樂;如 果生在貧困的家庭便是逆境,便會痛苦;如果一個人有此想法,他就會基於這個想法生起感受。然而,這並非必然的。很多有智慧的修行人,在面對貧困、大病、迫 害等世人所謂的逆境時,仍然怡然自得;因為他們並沒有跟隨大多數人的想法和反應。他們認為境就是境的自身,不會把它標籤為順逆或苦樂、給自己加上緊箍咒, 只是境來應境,隨順變化。佛教說「境隨心轉」,其實就是改變意識對境況的領納。

佛教又說在三種受中唯修不苦不樂受(亦稱「捨受」),這是否意味我們要變成麻木不仁、沒有感覺呢?當然不是。我們不執取苦、樂,不代表我們沒有感受到苦、 樂。智者明白,境是會變化的,同樣苦受、樂受也會變易。「無常」本來就是萬物「緣起」展現的實況,只是人們追求擁有恆常的快樂或某些東西,才以「無常」為 苦。因此,並非「無常」令我們苦,而是我們的「執著」令自己受苦。同理,「受」的自身並沒問題,只是我們的愛取令自己陷於困境。智者因為看穿了苦受、樂受 的空性,不再執取孰樂孰苦,自能漸漸地捨苦捨樂,達至佛家所說的「捨受」;而並非由於壓抑、麻木或阿Q精神。

當我們不再被感覺牽著鼻子,也就是不再「跟著感覺走」,我們的心就能安住於寂靜泰然之中,踏上澄明寬廣的自由大道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