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台灣最大的「佛教植物園區」,於佛陀紀念館揭幕啟用。漫步在園區內,處處可見與佛教相關的植物,蘊含佛法的內涵⋯⋯

(圖:人間通訊社)

3月12日是植樹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佛教植物園區」揭碑典禮。漫步在園區內,我們處處可見與佛教有深厚因緣的植物。

佛陀紀念館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自去年起合作,建設園區,並依據法顯大師的《佛國記》、玄奘大師口述的《大唐西域記》,以及《一切經音義》等經典,將保種中心二百多棵(共五十六種)與佛典相關的植物,大規模栽植在佛陀紀念館。

它們都是生活中可見的草木,例如茉莉花,以及佛陀說法之處的七葉樹(即黑板樹)等。園區內又設立玄奘大師區、犀牛區、雙閣樓、祇園、樟樹林等,以劃分不同的草木。

適逢植樹節,大眾在園區內種下佛教植物「地涌金蓮」,別具意義。地湧金蓮又稱為千葉寶蓮、不倒金剛等,原產雲南。《楞嚴經》云:「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佛陀講經說法,說到精彩處,天花亂墜,罕見的千葉寶蓮(即地湧金蓮)湧現而出。傳說佛陀誕生時,亦出現「地湧金蓮空雨花」的瑞相,各大護法前來護持,天花紛紛落下,讚歎佛陀的誕生。

植物與佛教的因緣

植物與佛教有深厚的因緣。佛教起源於印度,屬亞洲熱帶雨林區域,因此在佛典故事中,常常出現多種花草樹木。有些佛經以花命名,例如《法華經》和《華嚴經》,而經中也常見與植物有關譬喻,如花開見佛、鏡花水月、一花一世界等。

佛教亦有「五樹六花」(寺院常見的植物)之說,「五樹」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薑花、雞蛋花、金玉蘭和地湧金蓮。而與佛陀一生修行有關的菩提樹、無憂樹、娑羅樹、七葉樹,則被稱為「佛教四聖樹」。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在今天,植樹有很多意義,包括環保、綠化、減碳等。佛教植物如菩提樹,不僅象徵佛教,也代表啟發佛性,使內心清淨。」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暨台灣水泥公司董事長張安平說,佛陀從出生到涅槃,一生都有植物相伴。植物供養全球的生命,肩起地球永續的責任,也蘊含佛法的內涵。他說:「雖然現時天氣風光明媚,但在地球的另一邊,卻是家破人離的畫面。現時世界需要的,是佛法提倡的的慈祥、包容、和平以及大自然的和諧。」

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表示,中心成立十五年,從世界各地收藏34,000種植物品種。這次和佛光山合作,讓多個物種得以在佛教植物園區繁衍保存,意義不凡。

延伸閱讀:

花中說禪 悠游佛國淨土——花藝顧問王梅麗:平常心的花 ,當下最美

造化自然 ——與花道師珠寶一席談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