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現代佛教最普及的懺法之一:慧安法師宣講《慈悲三昧水懺》

佛光山都監院文書室四單書記慧安法師分享《慈悲三昧水懺》。(圖:人間通訊社)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豐原第一分會,4月19日晚上,於佛光山豐原禪淨中心舉辦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都監院文書室四單書記慧安法師分享《慈悲三昧水懺》,169位信眾齊聚一堂恭聆妙法。

慧安法師闡述《慈悲三昧水懺》緣起於大悲心起:相傳唐末的悟達國師,因受皇上看重,被封為國師並獲賜予沈香寶座,令他心生傲慢,生出人面瘡。後來,因蒙迦諾迦尊者授以「三昧法水」,得以掬水清洗人面瘡。他才知是遇到賢聖之人,故將這段經歷寫為《慈悲三昧水懺》流傳至今,更希望後世之人,皆能獲其大悲心利益。後世眾生廣泛修行,視之為漢傳佛教的重要法門。

故禮拜水懺,須先自心懺悔,再以慈悲心擴大為六道眾生求懺,因懺悔不但能超薦,也能自度度他。《慈悲三昧水懺》自從形成以後,對後代中國佛教徒影響非常大,成為現代佛教最普及的懺法。

慧安法師強調,水懺是懺悔心念,化解累世業障最迅速的法門之一,當下領會、現世即可得利益。凡求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和諧、消災解厄、增長智慧等願,至誠禮懺,必可獲得不可思議之感應。

慧安法師說明《慈悲水懺法》共分為上、中、下三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卷前有〈御制水懺序〉和〈慈悲道場水懺序〉。而每卷的頭讚,分別以十供養中的「香」、「花」、「燈」作為代表,虔誠禮讚供養,祈請諸佛菩薩降臨壇場。

懺文中也告訴我們「夫欲禮懺,必須先敬三寶」,且為獲以誠心懺悔之功德力,要先皈依諸佛、禮拜三寶,以得事半功倍之效。因此,要為自己過去世以及現世所造的諸罪業虔誠懺悔,且每個人都應「今日至誠,悉皆懺悔。未作之罪,不敢更作。」

《慈悲三昧水懺》的經文中提及「懺悔三障欲滅三障,當用何等心,可令此障滅除,先當興七種心,以為方便,然後此障,乃可得滅。何等為七?一者慚愧、二者恐怖、三者厭離、四者發菩提心、五者怨親平等、六者念報佛恩、七者觀罪性空。」

法師說,希望大家都能修持這七種心,懺悔發願,善用自心,把握人身難得的修行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力行三好四給,處處替人著想,用同理心相互對待,不求他人回報,更不求自己的安樂為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如何拜懺?慧安法師進而說明,須作四種觀行,為滅罪之方便。一者觀因緣者、二者觀果報者、三者觀我自身、四者觀如來身。

六祖惠能大師說:「懺者,懺其前愆,永不復起;悔者,悔其後過,更不復作,故稱懺悔。」意思就是要我們認錯、改過,從反省中,使自己的人格、道德向善。

《華嚴經卷普賢行願品》所載懺悔文:「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慧安法師勉勵大眾,懺悔後要發心立願,願從心生,發願就是「發心」。

轉載自人間通訊社:
https://www.lnanews.com/news/158788

延伸閱讀:
為癌症病人發願:困難中體會無常──癌症康復者海倫的生命歷程(四)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