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百丈懷海禪師圓寂紀念日:他很長壽,一直活到九十五歲,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樹立了典範⋯⋯

農曆正月十七日(今年合陽曆2月14日)是百丈懷海禪師圓寂紀念日。古語云:「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謂馬祖道一禪師和百丈懷海禪師是禪門的兩大功臣。懷海禪師首創禪宗法制,奠定叢林清規,其著作《百丈清規》影響綿延千年。

百丈懷海(720~814),俗姓王,為福州長樂人,就是現在的福建人。他年紀很輕就隨潮陽西山(廣州潮安)慧照禪師出家,十九歲時依衡山法朝律師受具足戒,並曾至廬江(今安徽廬江縣)浮槎寺閱藏。

他戒、定、慧三學都非常用功跟純熟。而且很早就突顯出了他的領眾才能。懷海侍奉馬祖六年,得到印可。馬祖圓寂後,懷海初住浙江石門,學徒雲集,繼往江西洪州大雄山。此山因岩巒高峻,又稱為百丈山,於是世稱懷海為百丈禪師。

隨著習禪出家的徒眾越來越多,懷海承繼馬祖道一禪師,即立下一套有系統的「百丈清規」。懷海亦以身作則,每日除領眾修行外,總會勤苦工作,以農禪為生活,堅持自食其力。從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便成為叢林的楷模。

後世傳有不少有關懷海禪師的禪門公案:有一日,有僧人哭著進入法堂。懷海禪師問:「發生甚麼事了?」僧人說:「我父母都死了,請老師幫我選擇下葬的日子。」

懷海禪師就說:「你明天來,即刻埋葬。」寓意父母去世在人間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但是自己的生死大事更重要,如果沒有開悟,沒有明自己的心地,比父母去世還更加傷心。因此,百丈禪師讓他「明天來,即刻埋葬」,言外之意要他處理自己的大事,你明天來,當下就可以解決了。

又有一次,百丈禪師向黃蘗禪師說:「你以後應當繼承馬祖禪法。」黃蘗禪師說:「我不要繼承馬祖!」百丈禪師好奇地問:「為甚麼?」黃蘗回答:「若繼承馬祖,以後會害了我的徒子徒孫。」百丈禪師就讚嘆說:「是這樣!是這樣!」」

兩人之間的對答,寓意祖師大德不是用眼來看見的,也不是用見到人來認識的,而是用心在傳法。[1]

百丈禪師很長壽,一直活到九十五歲,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樹立了典範。他在世間踐行佛法,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大德。自禪師立清規後,禪宗有了如法的依止處,叢林制度清規也得以卓立。


延伸閱讀:
百丈懷海立清規──「百喻人間」系列之三十


[1] 台大佛學數位圖書館〈悟因法師說禪〈五〉: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