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美國西來寺慧澄法師:如何將禪修融入日常生活?

圖為慧澄法師與星雲大師的合照(圖:Huicheng Shi Facebook)

談起禪修時,我們可能會想到要找個安靜的地方,以安定的姿勢打坐。美國佛光山西來寺慧澄法師說,禪修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只要正確地運用其心,都可以是修行。

那麼,如何將禪修融入日常生活?

打坐、吃飯、走路,以及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都可以是修行的機會。慧澄法師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說,平日吃飯時,我們可能習慣一心多用。「佛家有句話,『走路就是走路』。站著時候,就只是站著。坐下時,就只是坐下。躺下時,就只是躺下。」

行禪有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種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腳的感覺上,在走路時,非常緩慢地將重心從腳跟轉移到腳趾;另一種是以較輕快的步伐行走,例如大步前進時擺動手臂。慧澄法師說:「重點要放在整個身體上,感覺身體隨著動作而變得輕鬆自在。擺動手臂可以激活淋巴腺,釋放緊張和體內毒素。」

慧澄法師補充,僧人在行禪時,會根據當時身體的感覺來調整速度。「如果身體疲倦,或感覺麻木,那麼我們就會走得很快,讓頭腦煥然一新。當頭腦很『忙碌』時,我們會放慢速度,讓大腦的注意力『錨定』下來。」

在坐禪時,法師說:「我們可以用舌尖抵住上顎,閉上眼睛,然後放鬆身體,慢慢將注意力轉移到鼻子和上唇之間的位置,讓大腦意識到自然地吸氣和呼氣的感覺。」而在嘗試集中注意力時,「心猿」很自然就會四處遊蕩。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不加以判斷地觀察腦海中出現想法和感受——慢慢地、輕輕地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呼吸上。「當我們給予大腦一個任務時,就是在訓練它。我們正在改善專注的能力。一旦專注於體驗當下,就有機會得到智慧的啟發。」這樣,無論外面的世界多麼混亂,我們的心都會平靜起來。

他又說,大多數人都傾向於過分關注自己,包括自己的好惡、做了哪些事等,「然而,服務社區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快樂」。

「在佛教中,我們說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一切都是修行。」慧澄法師說。


延伸閱讀: 
研究:禪修有助激發創意,遠比酒精、毒品更能夠激發創造力⋯⋯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