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華巖寺僧眾與義工遠赴敦煌植樹造林。經過七年的努力,他們至今已種植逾7,000棵樹⋯⋯

重慶華巖寺僧眾與一群義工經過荒涼的戈壁灘遠赴甘肅敦煌,與敦煌雷音寺僧眾一起植樹造林,建造「佛教生態林」。

自2013年起,重慶佛學院院長、華巖寺方丈道堅法師每年發起「守護敦煌,佛子先行」大型植樹活動。在僧眾和義工七年來的努力下,至今已種植了逾7,000棵樹。 

4月7日,道堅法師、敦煌雷音寺僧眾與華巖文教基金會(由道堅法師於2006年發起創辦)的義工在乾燥、炎熱的天氣下,一起開挖樹坑、搬運苗木、種植樹苗和引水灌溉。他們合力種植了1,000多株樹苗,為保護生態盡一分力。

佛教與樹有密切的關係。佛陀的一生都與樹有深厚的因緣──他降生於無憂樹下,在菩提樹下得道,相傳入涅槃時,娑羅樹亦同時開花。他初轉法輪時,並沒有寺院,帶著弟子四周行化,森林便是僧眾說法和修行的場所。

從緣起思想的角度來說,一切眾生互相依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樹木不但為我們提供庇護,更維繫著整個世界的生態平衡。

故此,佛教主張保護生態環境,在《毗尼母經》,佛陀曾開示:「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此但有福無過。」《增一阿含經》亦有云:「園果施清涼,橋樑渡人民,近道作圊廁,人民得休息。」

種植樹木淨化空氣,是自利利他的善行。自古以來,僧眾植樹護林的善舉不計其數。古時候阿育王廣植樹林,便是積極保護森林的示範。唐代百丈禪師的弟子、開創黃檗山的希運禪師亦踐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勤於植樹。


延伸閱讀: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從世紀疫情反思環保和經濟機遇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