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證嚴上人五大長老弟子的故事:他們隨師開山,生活雖然貧苦,卻很快樂⋯⋯

(圖:大愛行)
(圖:大愛行)

證嚴上人的五大長老弟子德慈法師、德昭法師、德融法師、德恩法師、德仰法師,為了靜思僧團與慈濟志業,跟著證嚴上人拚命奮鬥了五、六十年。慈濟期刊編撰葉文鶯在志工早會分享6月底出版的新書《修 行 安 住 證嚴法師五大長老弟子》。

「在五、六十年前,上人的弟子只有這五位,他們陸陸續續跟隨上人出家。他們幾乎是全生命挺住了靜思僧團,護持慈濟,他們很少說話,除了我們比較常聽到的慈師父講古以外,他們都是默默在做事的人。」

葉文鶯說,去年德慈法師的書,出版時候,還有同事跟她說,「我都不知道,慈師父講說『精舍是精舍、功德會是功德會』是甚麼意思?原來慈濟所募來的錢,都不是給精舍的,精舍是非常拼命地靠自己在自食其力。」

葉文鶯接著說:「我去年在精舍待了三個月,我非常清楚,精舍真的是非常刻苦、克難,連臉盆都是補過的。」

五位弟子都是在花蓮慈善寺,聽證嚴上人講述《地藏經》時結緣的。這是最早上人破例收的五位弟子。

葉文鶯提到,融師父跟恩師父帶髮修行時,雖然生活很苦,可是非常快樂。

「他們在工作間織棉紗手套的時候,必須很專心才不會織錯,他們做這些事,是去幫助窮人,寧可餓著肚子,自己沒有飯吃,甚至去跟普明寺借錢,煮粥給窮人吃。他們從這些窮苦當中得到力量,甚至覺得『我們還年輕,我們可以拼,我們可以去做這樣的事情。』非常難得,他們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有上人的帶領。

師父們來的時候,床非常小,也沒有棉被可以蓋,幾個人就縮在一起。甚麼樣的人可以忍受貧窮,可以去度過這些難關?這些出家師父,到底想要做甚麼事情?我們在這本書裏面就可以看得到。」

(圖:大愛行)

「德仰法師也跟我們講,他覺得看到上人,就像舍利弗遇到馬勝比丘,看到他的威儀就會問他說:『你師父是誰?』然後,就帶著隨從去皈依佛陀了。上人很早的時候,威儀就相當好,非常會講經。上人威儀好,也要求他的弟子在威儀部分,要受人敬重。」

這些長老師父都已經七、八十歲了,葉文鶯問他們如果有機會,可以跟上人講講話的時候,會想跟上人說甚麼?他們都說:「我毋敢!」就是不敢講,而且他們也不敢耽誤上人的時間。

出家人要學會的本事很多,像「普明寺」旁邊的工作間,就是慈師父他們釘出來,用檳榔木做支幹,這裏就是他們生財的小型工廠。這是靜思精舍還沒有蓋好的時候,師父們靠著耕種、做手工,慢慢地來蓋自己的道場(靜思精舍),完全靠自己力量。

一直到精舍新建主堂的時候,上人還是強調,不可以讓師兄姊出錢,只能對師兄姊說:「如果你們願意出力,回來做小工是可以的。」

證嚴上人從來不鼓勵別人出家,那是自己人生的抉擇,你決定了,就要自己負責到底。

在精舍修行不只有誦經打坐,也不只有研讀佛經,而是做、做、做,不分你是甚麼學歷都一樣,任何執事都要輪值;「板聲」是出家人的號令,這是融師父的話。每天每天這樣做,就是修行,就像上人講的:「再怎麼冷,每天打板就是翻身、起床,這兩個動作,你只要做到,就是修行。」

仰師父現在雖然中風,沒有辦法做裁縫,但還是到協力工廠做包裝;他的漢文底子很好,現在一直固定精舍常住,用漢文來念很難念的〈楞嚴咒〉。他們就是抱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非常令人感佩。

在訪問長老師父的時候,師父們都說到早年的生活,當時上人說:「獨身仔(台語單身)用甚麼洗衣機。」所以即使他們年事已高,沐浴後還是用手洗衣服,即使是冬天也很少用到脫水機,更不要說用洗衣機。上人對於出家弟子的要求非常嚴格,其自我要求也很高,融師父說:「其實很多的事情,上人都是自己做的。」

透過這本書,葉文鶯希望大家莫忘慈濟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惕勵眾人堅持初心,在救度苦難的菩薩道上繼續前行。

轉載自大愛行:
https://daaimobile.com/volunteer/62a305e524f779000796dd11

延伸閱讀:
慈濟匯聚全球義工力量,助俄烏戰爭難民安身、安心。慈濟醫院的眾多病人亦不遺餘力,共襄善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