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貝葉經面臨迅速消失的風險,一群學者立願保存及整理,並讓大眾得以在網上免費查閱⋯⋯

(圖:欽哲基金會)

三十年前,當聽到東南亞市場上有貝葉手稿售賣的消息後,學者琴恩‧史密斯(Gene Smith, 已故)和彼得‧史基林(Peter Skilling)立即趕到緬甸。當他們發現,這些珍貴、稀有的手稿被當成紀念品販售時,不禁十分痛心。

彼得在1994年成立了貝葉基金會(Fragile Palm Leaves Foundation),保存和研究東南亞佛教文獻。基金會現時收藏了緬甸語、泰語、孟語和撣語等語言的貝葉佛教手稿。而琴恩亦於1999年創立「藏傳佛教資源中心」,發願以數字化的方式保存藏傳佛教文獻(現已更名為「佛教數字資源中心」)。

這些珍貴文本正面臨著迅速消失的風險。彼得認為,保護它們最好的方法就是「數字化」保存。

貝葉經的保存、整理近況

自2016年起,「佛教數字資源中心」便在佛教機構欽哲基金會的支持下,收藏、整理貝葉基金會的貝葉手稿。近日,欽哲基金會分享貝葉經的整理狀況。

近年來,佛教數字資源中心為現存的貝葉手稿編目和掃描,以「數字化」方式保存,讓大眾得以在網上免費查閱。

中心的長期目標,是掃描和存檔近11,000千卷緬甸手稿。到今年6月,貝葉基金會已存檔了逾5,600多卷文獻,當中包含超過100萬張圖片和200萬頁文本。目前,我們可以在線上完整地閱覽其中5,400卷。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宗教系副教授拉莫茨(Christian Lammerts)表示,這是世上最大的巴利文及緬甸文佛教手稿的線上存庫,對佛教研究貢獻甚鉅。

貝葉基金會保存的經文,包含詩歌、佛陀故事、宗教儀式等多個主題,為有關上座部佛教、巴利文、文學等研究提供重要參考材料。


貝葉經的起源

佛陀在世時,教法依靠經師和持律師的記憶來口口相傳。佛陀入滅後約300年,佛法的保存從「口傳時期」進入「貝葉經時期」,信眾將教法書寫在貝葉片上,是為「貝葉經」。公元前一世紀時,斯里蘭卡的僧眾便開始將巴里文的經典記錄在貝葉上。後來為了節省抄寫時間,人們約於公元600年左右開始用雕版印刷雕刻佛經。

紙張發明後,佛法才以印刷的方式流傳。近年,佛教文獻的保存開始進入「數碼時代」。


延伸閱讀:
重新思考保育佛教文物和作品的取向和做法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