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道業面前不疑不懼,方能以長遠心,成就佛道──從《緇門崇行錄》看修行人的不畏懼
出家路遠,尤其菩薩,三祇修六度,百劫修相好,若沒有相當的意志,不能堅持。觀《緇門崇行錄》,祖師們精勤…
出家路遠,尤其菩薩,三祇修六度,百劫修相好,若沒有相當的意志,不能堅持。觀《緇門崇行錄》,祖師們精勤…
發了菩提心以後,接下來就要具足菩薩的正見,也就是菩薩的認知。菩薩的認知,不是一般的認知,不是世俗人的…
菩薩為甚麼要發菩提心呢?佛法裏面五乘共法的最基本準則,——業報因果法則,那麼從業果角度講,成佛要有個…
今人學佛,往往是諸經都讀,一會《心經》,一會《地藏經》。我們如何選擇經書?我們如何知道自己要修哪部經…
菩薩,是一個梵文音譯外來詞,全稱「菩提薩埵」,中國人喜歡簡略,覺得「菩提薩埵」太長了,乾脆簡稱「菩薩…
佛陀有時住於欲界,入胎和誕生等隨順世間而趣入。猶如泥中的蓮花,不被妙欲中的貪愛等所污染,故謂「不染諸…
菩薩道意味著甚麼?菩薩道意味著要成佛。與它相對的是解脫道,解脫道的目標是證阿羅漢果。在小乘中除了釋迦…
證嚴上人說,佛陀並非僅在2,500多年前發心修行,就能覺悟成佛;佛陀是經歷了長遠劫,累生累世修行菩薩…
農曆二月十九日(今年合陽曆3月31日)是觀音菩薩誕辰紀念日,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以示紀念。…
信解佛教、勤修佛法,乃至成就佛果,從發菩提心至到覺行圓滿,一般說法為三祇百劫。佛教中的「三祇百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