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他力」豈同「恩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與當代社會課程研討會將改為網上直播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度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與當代社會課程及國際真宗學會合辦的研討會將會改為網上直播。

是次研計會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將於2020年12月16日舉行,主題為「印度、中國、韓國及日本佛教中的『他力』」(“Other Power” in Indian,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Buddhism),屆時五位專家學者分別探討四地淨土信仰中「他力」的概念。

佛教中向來重視自力及他力兩種法門。仁俊法師曾說,佛法最重視「力」的問題,因為力是人類身心所表現的各種行為作用。「自制、自發、自覺力強的人,本可自行解決煩惱的。自卑、自怯、自懈行重的人,就非他力加持不可了。佛法為著適應這兩種根機,故特開自力與他力的二大法門。」對於後世學人,他力的概念彷彿近似西方基督教的「恩典」(grace),要仰靠一個更高存在的施予。很多人更以為,「他力」是日本淨土宗流派強調的特色。事實上,北魏時期的曇鸞大師早已認為,這是眾生自認無力救度自己,懇求佛力接引他;眾生往生淨土是由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而這種稱我名號即得往生的本願力,就是他力。

五位講者分別來自美國及日本的著名學府,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Mark Blum 教授,及武藏野大學的A. Charles Muller教授。後者會就韓裔學者朴性焙教授(Sung Bae Park)的著作出發,探討日、韓佛教祖師對「信心」的分析,只有通過理解「不退轉」,才能讓兩者在理論上並存一致。

加拿大卑斯省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與亞洲各地區的密切關係,何鴻毅家族基金2014年將該校的「佛學與當代社會」課程更名為「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與當代社會課程」,這標誌著卑詩大學正式加盟基金的全球佛學研習網絡,提升當今社會與學術界對佛教哲學的理解、詮釋和應用。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與當代社會課程,一直來致力促進大眾對現當代佛教派別的認識,並探討這些派別如何在社會經濟、政治和道德層面上,影響着亞洲以至海外地區。課程除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學指導外,亦定期邀請訪問學人和佛學大師前來演講。此外,課程每年舉辦研討會,揭示佛學與現今社會的關係。

研討會訂於12月16日下午五時(太平洋標準時間,即香港早上九點)舉行,有興趣者可按下方連結登記:https://ubc.zoom.us/meeting/register/u5Isc-yoqDwjE9AICV0aqWX-rGzP-J7vZyJU

 
延伸閱讀:
有危就有機!新冠肺炎下教學及宗教活動走向網上,將帶來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