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我的影子像蛤蟆在地上爬行——關於貧窮,你懂甚麼?

編按:日本四大電影導演之一的成瀨巳喜男(其餘三人為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黑澤明),擅長改編文學作品,創作風格感性委婉,細緻捕捉了女性的生活處境與心理狀態。他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小說情有獨鍾,電影《放浪記》更以林氏本人的生平為基礎,縷述其苦苦掙扎、矢志寫作的心路歷程。

都是中午陽光惹的禍,腳下那醜陋的貧窮影子,如業隨身。那是成瀨巳喜男電影《放浪記》中的林芙美子。文友白坂先生說她的文字炫耀、販賣貧窮,作家前夫福地也表示認同。電影中的芙美子只回應一句,她不會只寫出一部《放浪記》,好像卡夫卡筆下的飢餓藝術家,對世人一種倔強的自白,她就是要貧窮下去。

白坂不懂得貧窮,福地不承認貧窮,對貧窮都流於概念,是象牙塔內的迴音。芙美子直面貧窮,是因為她努力為生活打拼,卻在打拼中失去太多,才能有材料變成文字販賣。不敢直面貧窮,一味搜索枯腸,不就是福地作品屢被退稿的原因嗎?貧窮的浪漫是殘酷的,也是內耗的,就如村上春樹形容恐懼一樣,是逐漸在心裡腐爛的東西。那種浪漫說到底就是一種痛苦,沒有出路,唯有流於文字,載於紙上,或者在成瀨的鏡下不疾不徐地糾結於心。

芙美子當初也有一顆純真的心,歷經坎坷情路和生活磨難,領悟到只能孤獨頑抗,最終變成一個不理錯對、冷酷傲慢的人,成名後拜金流俗,鄙視任何捐助綜援。芙美子曾說,真正貧窮的人不會去舉紅旗,或許蕭紅走出政治化寫作也是一例。當時的芙美子除了貧窮和文字就一無所有,把貧窮寫出來已是革自己的命了,還要忙着填飽肚子,其他的沒空再理。成瀨刻意深化人物這一點,芙美子從左到右,透視一個問題:究竟哪種政治思想才是禍害?又或者回歸原點,與其拘泥左右,不如先好好的用稿費吃一頓飯,才有能量慢慢細想。

《放浪記》是一套寫實電影,姑不論真實的林芙美子如何,成瀨描繪的是一個清貧困苦中設法活下去的痛苦女生,寫作與貧窮是僅餘的精神釋放,當中的真善美她不在乎,說穿了只是想過普通生活的女生。被人指控販賣、扣犬儒帽子,倒過來那些人也是炫燿、販賣學術,誰又可立於不敗之地?忠於生活、醜陋如蛤蟆踽踽獨行的人,為奢侈而擔心,也為心靈和生活負了最大的責任。

《放浪記》放映資料:
http://cinefan.com.hk/cms/film/her-lonely-lane/?lang=zh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