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陀慈心不殺的精神,永留人間──鹿野苑名稱的由來

圖1:鹿野苑内五世紀修建的佛塔
圖2:鹿野苑佛塔遺址

鹿野苑 (Sārnāth)是佛陀初轉法輪向五比丘講四聖諦的地方。《止觀輔行傳弘決》中記述佛陀鹿王本生故事,介紹鹿野苑名稱的來源。這則本生故事寓意深長,文中人物、形象、對話生動逼真,並有敍述和評論元素,是一篇有教化作用及發人心省的佛教文學作品

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又名「闍陀伽經」,是頌揚佛陀前生菩薩善行及人間倫理,見於多部《本生經》,形成大體在各部派結集三藏時期,把佛傳納入其中。在巴利文部派佛典中的《本生經》共有547個故事;宣教內容後被編入大乘經論中,漢譯《六度集經》有82個本生故事。《大般涅槃經》提到佛陀前生以不同動物受身修菩薩行:

「何者名為闍陀伽經?如佛世尊本為菩薩修諸苦行,所謂:『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麞、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1]

《大智度論》卷四有尸毗王以身代鴿和須陀須摩王捨身守信故事、卷十四有忍辱仙人故事、卷三十四有獅子分肋肉故事等。

七寶色鹿王故事

《止觀輔行傳弘決》是天台宗九祖荊溪湛然著作解釋天台宗智者大師「天台三大部」之一《摩訶止觀》。中引《大智道論》的本生故事──佛陀前生是七寶色鹿王,與另一鹿王提婆達多各有五百匹鹿民。時波羅奈王射殺群鹿,七寶色鹿王採用權宜之計,答應每日供給一鹿給國王,以暫緩群鹿即時全被殺害

言鹿苑者,大論云:『昔波羅奈王入山遊獵,見二鹿羣數各五百,各有一主。有一鹿主身七寶色是釋迦菩薩,復有一主是提婆達多。菩薩鹿主見王殺其羣黨,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諸人競射,飛箭如雨。王見此鹿無所忌憚,必有深意,勅令勿射。鹿至王所跪白王言:『王以小事,一時令鹿受於死苦,若以供饌當差次送,每日一鹿。』王善其言。於是二主各差次送。」

捨身求鹿

因為鹿王提婆達多準備供上一懷孕母鹿,七寶色鹿王不忍枉殺其子,而以自己代替母鹿受死:

「次當調達羣中有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當,而我懷子。子非死次屈垂料理。使生者不濫,死者得次。』王怒之曰:『誰不惜命次來但去。』母思惟言:『我王無慈,橫見嗔怒。』即至菩薩王所,具白王言:『大王仁慈。如我今日天地曠遠,無所控告。具以事白。』菩薩王言:『若我不理枉殺其子。若非次更差後次何遣?惟我當代。』思惟既定,即自送身遣鹿母還羣。菩薩鹿王到其王門,眾人見之怪其自來,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問曰:『群鹿盡耶而忽自來?』鹿王言:『大王仁慈,人無犯者,但有滋茂,無有盡時。但彼羣鹿歸告於我我愍之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縱而不救無異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其德無量。若人無慈與虎狼何別? 』」[2]

佛陀的慈悲

七寶色鹿王慈悲捨身的精神感化了國王,令國王明白殘殺諸鹿的惡行,心生愧疚及懺悔,領悟到自己雖為人身,並慨嘆在道義上實在及不上畜生:

「王聞是語,即從座起,而說偈言:『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汝雖是畜生名曰鹿頭人。』」

故事引用比喻,強調「以理而為人,不以形為人」的精神,人若無情猶如木石及虎狼:「若縱而不救無異木石」、「若人無慈與虎狼何別」。[3]

最後國王覺悟其惡行,並發願不食眾生肉,令諸鹿在鹿野苑得以安然群居,故名為「鹿野苑」:

「『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以無畏施亦可安汝意。』諸鹿得安,王得仁信。鹿群所居,故名鹿苑。」

鹿野苑後來成為古代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唐代玄奘法師到印度求學時,曾遊覽鹿野苑,詳細記載該處有不少窣堵波(佛塔,見圖1),反映當時佛教盛況。玄奘法師特尋覓鹿王捨身故事地點,記述與《止觀輔行傳弘決》內容相同:

「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來昔與提婆達多俱為鹿王斷事之處。」[4]

鹿野苑經歷二千多年的興衰,印度歷代帝王修建的佛塔現在已經成為頹垣敗瓦(圖2),但佛陀慈心不殺的精神,永留人間。


[1] 曇無讖譯:《梵行品》二十之一,《大般涅槃經》,卷十四。

[2] 唐・荊溪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中華大藏經》,第九十五冊,第1793-4頁。

[3]《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第1794頁。

[4]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七。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