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充滿佛法的心理學家—Albert Ellis 談快樂之道

每回逛書店,看到教人如何獲得快樂的書,多得汗牛充棟,內心總難免慨嘆:不快樂的人何其多!因為,惟有感覺不快樂,才會想看這些談論如何追求快樂的書,就如惟有病倒了,才會思考健康的可貴,努力尋求得到健康的法門。

所以,與其因感覺不快樂而努力去追求快樂,何不先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令自己不快樂?看看能否將之去除?到底那是特定的事件?是外在的環境?還是自己的心態呢?

美國認知行為療法始祖 Albert Ellis
美國認知行為療法始祖 Albert Ellis

美國認知行為療法始祖 Albert Ellis (1913 – 2007) 便認為,人的許多不快樂,其實都來自人對事情的看法。他曾引用希臘哲學家Epictetus所說「其實令我們不快的,並非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之言論,去強調人們腦袋內的不合理 / 不理性的想法,就是不快情緒的根源。

對大眾來說,Albert Ellis的名聲或及不上佛洛伊德,但他創立的「理性情緒行為 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 REBT) 為最著名的認知行為治療法之一,影響深遠,至今仍為許多心理治療所採用。其實它不僅能應用於心理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大派用場,因為,我們的所思所想,許多時不也就是我們各種感受的源頭麼?

有趣的是,Albert Ellis 所倡議的,與佛陀的教導實在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不妨來檢視一下他的理論,看你能找到多少相通的地方?

本書介紹Albert Ellis的人生哲學和他創立的「理性情緒行為 療法」
本書介紹Albert Ellis的人生哲學和他創立的「理性情緒行為 療法」

Albert Ellis 認為,人類的想法總有不理性的一面,我們的不科學的頭腦,會不自覺地把凡事「絕對化」及「必須化」,例如認為:

1/ 不如意的事絕對不應存在;
2/ 我應該經常表現得成功、全能;
3/ 我必須得到我認為重要的人士的愛及認同;
4/ 別人應該經常對我公平及為我設想;
5/ 當別人做出一些令人憎厭的及不公平的事,我應該埋怨、責難及視之為邪惡、污穢。

簡要言之,人因為「不理性思考方式」而認為事實必須如我所願,「希望成真的」便「必須成真」;而「絕對化」還包括對不如意的事情無法接受,甚至將之「恐怖化」、「災難化」。這些強烈的「絕對」想法,這些不同的「要求」、「應該」、「必須」等念頭,總是不自覺地在腦海出現。其實,在日常生活裡,根本沒有事情是保證「必定會」或「必定不會」、「應該會」或「應該不會」發生的,而當事情不如自己所想像或期望而發生時,這些不理性的思考方式便等同為自己製造一個又一個的不快情緒陷阱了。

所以,Albert Ellis 希望人們能發揮內在的理性能力,以便排除情緒困擾,過得更快樂。他沒有用艱深的心理學詞彙,也毋需分析什麼成長經驗,或內在的自我衝突、超我、本我等,只是單純地要求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想法,檢視其不理性。即是說,「理性」的思考,是叫人們如實接受事情狀況,那包括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不如意、不完美的事的接受與容忍,而非堅持它們要如己所願,或設想生活不該如此。

Albert Ellis 發現一些在管教嚴厲或缺乏愛的家庭成長的孩子,仍然可以通過理性的思維,令自己與身處的環境保持距離,最後過著快樂的生活。至於他自身的成長經驗,其實也非一帆風順。他於 1913 年出生,曾形容自己被雙親極度忽視。他父親是一名失敗的推銷員,很少在家,從沒有怎麼關愛留意子女,而母親的性格則很自我,經常固執己見,對別人更少同理心,在感情上與子女們也很疏離。作為長子,Albert 從小負起照顧弟妹之責,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他更需兼職以幫補家計。而他自己的健康亦常出問題,自小飽受劇烈頭痛、扁桃腺炎及腎炎等困擾,以致經常進出醫院,父母卻又很少去看望他。這樣的人生與成長,反令他發展出 REBT 這套心理治療學說,以理性思考去面對這個不理性及經常會犯錯的世界。他努力抗拒讓別人的不良行為導致自己的情緒不快,聲言:「在不快樂的時候努力想出一些辦法讓自己少些不快樂」。他的信念是「只有壞的行為,但壞的行為沒有令那個人成為壞分子」。 因此,Albert Ellis認為,人們的不快並非來自與雙親的關係或環境的不如意,而是他如何看待自己與雙親和周遭環境的關係。而透過努力及練習,人們大有機會改變因為自己的缺失、別人的行為及不如意的情況所出現的不理性思考模式。只要人們的想法回復理性,許多不快情緒都可避免。

在Albert Ellis而言,「不理性的思想」似乎植根於人性之內,否則因何這些想法總是如此普遍?對於人性,他有深刻的洞察:

1/ 人總是會不時犯錯;
2/ 人很少全然接受自我,只是「有條件地」接受自我,更總有自我貶抑的傾向,感覺自己不夠好;
3/ 人總是自我評斷、自我責備,當事情做得不好時,便覺得是「自己不好」。

所以,他認為,自尊感 (self-esteem) 是虛幻的,正正是阻擋人們獲得快樂的絆腳石。追求自尊感的人,會常常評價自己,看自己某些方面是否做得夠好。當發現表現不如人時,便會產生「自卑」、「差勁」的感受,其實,背後就是有個不理性的想法,認為「我必須做得好」及「我必須得到別人認同」,於是不斷想證明自己。其實,只有當人把自我的價值與自己的成就及別人的目光脫勾時,才會成為真正的自己,而非常常花氣力在評斷自己。

所以,Albert Ellis 認為,要得到快樂,需要三個條件:

1/ 除去不必要的痛苦及情緒困擾,找到舒適及愉悅;
2/ 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發揮所長、盡展能力;
3/ 擁有滿足及充滿愛的人際關係 (如家庭、知己、朋友等)。

因此,快樂並非等待上天賜予,人除了去除「不理性」的思考惡習外,還要通過自己的積極尋找與努力。宇宙不保證你會得到快樂,快樂的鑰匙操在自己手中,在乎有沒有採取令自己快樂的行動,因此,得先從自身開始改變;但人們總是希望他人「先行」改變,又或埋怨外在世界令自己不快樂。Albert Ellis曾說:「我教導人們,是他們在令自己不快。我們不能改變過去,因此我們改變人們的想法、感受及當下該做的事。」

在 Albert Ellis 而言,尋找快樂是終生的事業,而過程總有跌宕。保持理性的態度能令過程更受控制,帶來生命的更大愉悅與滿足,正如他說:「你最好的日子,就是當你決定你的難題其實來自你自己的日子。你不再埋怨你的母親、外在環境,或你的領導人。你發現你能控制你的命運。」

推薦閱讀:

Michael E. Bernard, Ration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Legacy of Albert Ellis, published by Wiley-Blackwell, 2010.

葉子菁網誌「寸心是福田」:http://mindyourmind.mysinablog.com/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