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坦然面對,以人為本:日本戰後七十年

天皇明仁夫婦與首相安倍晉三,措辭與態度大不相同(圖:明報)
天皇明仁夫婦與首相安倍晉三,措辭與態度大不相同(圖:明報)

二次大戰結束七十周年,相關活動在不同層面出現。連番互動後,塵埃不單還未落定,未知之數似乎更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歷史性講話之前,有傳他將正面提及「致歉」、「謝罪」等字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最終,其講話內容普遍被認為表現曖昧,不但刻意淡化發動戰爭的歷史責任,甚至語帶挑釁。佛門網觀察到,日本佛教界清晰表明反省責任、擁護和平的立場,與以安倍為首的當權者形成強烈對比。


語言「偽」術

在8月15日「全國戰歿者追悼式」中,安倍確有提及「殖民統治」、「侵略」、「致歉」及「反省」等字眼,卻刻意選擇以「客觀陳述」的間接方式表述立場,迴避了日本作為主體的史實。他先述19世紀西方列強競相殖民的歷史,稱日本在危機感逼使下推行現代化,加上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只好選擇以武力克服外交與經濟困局,彷彿日本是被迫入窮途才走上戰爭的道路。

相比之下,兩位前首相村山富市及小泉純一郎,均明言日本殖民統治與侵略為亞洲各國帶來巨大損害和痛苦,並以第一人稱「謙虛……表示反省與歉意」;1993年,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更就日軍強行徵召韓國女性充當慰安婦而衷心致歉。外界普遍認為今次的安倍講話,在取態上是一大倒退。

安倍在演辭中,又稱日本「不能再背負繼續謝罪的宿命」;他指出日俄戰爭給「殖民主義支配下的亞洲及非洲人民賦予了勇氣」,被日本共產黨狠批為「肆無忌憚的歪曲歷史」。

日本更有傳媒發現,在安倍談話發表之前,日本政府外務省(外交部)的網頁裏,「痛切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等村山首相曾引用的字句,被刻意刪除。


參拜神社 陽奉陰違

靖國神社的官式參拜,一直是國際社會的焦點所在。日本知名紀錄片導演想田和弘表示,靖國神社是明治政府推行富國強兵政策,鼓吹大量人民為了國家(天皇)殉戰而建設的;它是為了獎勵殉國行為的神社,不純然是安慰亡靈的宗教場所。

發表講話當日,安倍改往「千鳥淵戰歿者墓苑」參拜。該苑祀奉在戰事中死去的無名士卒,此舉大抵可以減少外界的批評。然而,安倍還是按照慣例,透過執政自民黨總裁特別輔佐萩生田光一,以自民黨總裁的名義,用私費獻上了祭祀金。萩生田表示,他是代替安倍、並秉持安倍的心意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對英靈的感謝之情和對靖國神社的心意不變」。


不容混淆視聽

相對於安倍種種曖昧行徑,日本佛教界的取向倒顯得清晰實在。8月3日,全日本佛教會[1]發表聲明,重申該會自1981以來,反對首相及內閣成員前往靖國神社公式參拜的既有立場,並指出此舉違反憲法制定的「政教分離」原則。[2]7月27日,該會理事長齋藤明聖及曹洞宗宗務總長釜田隆文已在戰後七十年的講話當中,表明佛教界在追悼亡者之餘,真切地正視和反省曾經為了迎合政情和輿論而參與戰事的過失,重申堅拒重蹈覆轍。[3]

二戰期間,日本政府把佛教當作「戰鬥力量」的一部分,佛教以「皇國佛教」的形式被網羅在戰事體系當中。佛教各宗派曾組成「興亞佛教會」,舉行祈禱戰爭勝利法會,為陣亡者舉行「慰靈法會」等,有些寺院甚至把佛具等捐獻出來,以供軍需所用。[4]

日本著名天台宗尼僧瀨戶內寂聽公開呼籲大眾關注時局,表明「不意殺,不助殺」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戰場絕對不會吹起所謂的「神風」。她更批評戰爭不是庶民發動的,而是由國家的當權者一手造成的。


暗湧處處

今次安倍講話之後,倒是天皇明仁在追悼儀式中,首次表示「深刻反省」。宮內廳指這段言辭是明仁按個人意願加入的,似是暗喻對安倍的譴責。事實上,上月安倍強行在眾議院通過安保改革法案,賦予自衛隊更大權力,大大動搖了戰後和平憲法的基本原則,已於國內外掀起反對風潮。從現況推算,今後日本政局以至外交關係,可謂暗湧處處。

傳媒普遍把安倍講話演繹為日本向美國靠攏、一同抵抗中國的舉措。然而,就道德立場而言,若日本政府願意明確承擔戰爭責任,理應可以贏得更多掌聲,對美國這位盟友而言,大概未必是壞事。

再說,日本福島核事故以後,災後重建工作緩慢,到目前仍有很多地方惹來詬病。政府試圖以對外政策分散國內的不滿情緒,實不可取。祈願當權者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並慎重聽取佛教界的意見,就戰爭責任重新思考應有的取態。


[1] 組織性質近似本地的香港佛教聯合會,全國約75,000所寺院當中,超過70,000間均已加入,是代表日本傳統佛教界的龐大組織。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85%A8%E6%97%A5%E6%9C%AC%E4%BB%8F%E6%95%99%E4%BC%9A

[2]  http://www.jbf.ne.jp/news/newsrelease/1580.html

[3] http://www.jbf.ne.jp/news/newsrelease/1579.html

[4] 趙時俊:〈近現代日本佛教變革的特點〉,http://183.91.33.13/cache/www.baohuasi.org/e_book/xz…p;ich_ip=33-23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