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新春許願要注意甚麼,如何才能如願以償?——從佛教的觀點看新年前後習俗的淨化

農曆新年前後的習俗,對一些現代人來說可能是不具意義的,有些人甚至會認為那是種迷信的行為。不過,這些習俗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它的道理。從佛法的觀點去詮釋,這些習俗隱藏著另一番意義。本文嘗試以佛法的角度,重新解釋三個新春習俗,希望透過這些習俗、節日與大家共勉,新的一年裏,勇猛精進,福慧增長。

不受賄賂的灶神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謝灶(或稱「送灶神」)是一種古老的習俗[1],這習俗可追溯到商周。在《論語》中記載,王孫賈與孔子談話時,曾以「灶君」暗喻人事關係[2],來表達他的言外之意。從他們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得知,人們在那個時候已經供奉灶神。

民間相傳,灶君是由玉皇大帝派來人間,進駐於每個家庭之中,以記錄、稽考人的善惡功過,繼而影響人的壽命禍福。每年的年終,灶神便會從人間回到天庭,向玉帝稟報人們的功過。為免受到玉帝的責罰,大家於是在灶神上天的那天,準備極其豐盛的佳餚為祂餞行,讓祂回到天上為自己美言兩句,以期能夠趨吉避凶。

從緣起論的角度來說,當然不承認有位神明會記錄、報告我們的善惡行為,也不認為有個可以決定我們禍福的玉帝。但從世界悉檀而言,這種說法亦具有防非止惡的意義,假設有位神明在旁監視人的行為,而人懼怕受到神明的處罰,對於為非作歹的事,自然有幾分顧忌。所以對於「謝灶」的習俗,我們也不應該斷言它就是迷信。

當然,以因果律來說,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相對應的結果。所謂「福禍無門,惟人自招」,多存好心,多做有益於人群社會的良善行為,自然會獲得善報;而時時心懷惡意,常做對人有損的事,必定終嚐惡果。人的善惡結果,是自己的行為促成的,並非來自神的恩寵或懲罰。所以,期盼藉由豐盛的佳餚祭灶,以達致趨吉避凶的結果,只是緣木求魚,了不可得。

許願的秘訣

歲末年頭的另一個習俗是:還願與許願。一般人的許願方式是,在年頭許下心願,如果能夠於今年內滿願,那麼在年終歲晚時,就一定會到佛菩薩或神明前來還願,所以到了年底,到寺廟裏還願、酬神的信眾,都擠得水洩不通。

以佛法來說,許願與還願,雖不無道理,但也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一般人對「許願與還願」的觀念,多少含有「利益交換」的成分,譬如說願今年能夠發達,年底就買一盒素叉燒來酬神。佛教對於這種交易式的許願、還願的方式並不認同。

佛教是十分重視「願」的,無論是修甚麼法門,都必須發願。從皈依、受戒,乃至行菩薩道,也都是從願心而得的。如果沒有願心的敦促,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無法成就,所以佛法特別重視願。也唯有堅固的願力,才能成就一切,所謂「有願必成」,就是這道理。

那麼在佛教中,要怎樣發願才容易成真呢?佛法認為,必須與「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相應,心願才能容易達成。當然菩提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透過真誠發願,我們可以向減少我執,增加慈悲心的方向慢慢邁進。

年廿八洗邋遢,除舊布新

新春前的另一個習俗是:大掃除——掃除家中的汙垢,將家裏的每一角落的塵垢,清除得一乾二淨,令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除了除舊,還會布新,譬如擺設年花,其他過年裝飾,務求令家中流動著新年的氛圍。

清理家居塵垢容易,然而我們自無始以來,所積聚的煩惱塵垢,又豈是那麼容易能洗得清?所以學佛人自開始修學佛法起,就應該「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盡可能每時每刻返照自心,不斷地去拂除蒙蔽心的塵垢,才可能恢復心地的本來清淨。所以我們不妨從今年起,提醒自己心的除舊除垢,其實是天天都應該要進行。

至於佛法的「布新」,並非要求我們如何去布置家居,或如何去擺飾年花等吉祥風水擺件,而是希望我們在行為上,有嶄新的表現,譬如過去喜歡計算、出賣、壓榨周圍的人,從今以後就應該學習如何正直待人,甚至於學習如何利益他人;以前開口便會傷人,由現在開始就應該學懂如何多用愛語。如此方是學佛行者所應掌握的除舊佈新的真實意義。

過年習俗流傳下來的很多,因時因地又有所不同。學佛人若能站在佛法角度,去提取諸習俗予以淨化,也能勉勵我們反省自己:今年是否空過?福智有否提高?過年雖然大家都不免因高興而怠惰,但學佛人還是要提醒自己,來臨新的一年裏,繼續勉力修行,免得無常狂象追來,方手足無措。

延伸閱讀

虎年說虎:禪宗祖師跟我們談心和說境

「捨身飼虎」符合自利利他的精神嗎?從這個本生故事看布施之道

參考資料

演培法師(1991):〈新春前後的習俗淨化〉,《獅城演說集》,天華出版社。


[1]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民間送灶神的日子,而這天也是監齋菩薩的聖誕。在漢傳佛教中,寺院的齋堂或廚房會供奉監齋菩薩,所以有些人會將監齋菩薩稱為「佛教寺院的社神」。

[2] 《論語.八佾第三》,「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