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生活中的十二因緣!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教導我們如何不再令貪愛等煩惱壯大?

坐在對面的她,看起來氣色不太好。心中納悶不是剛放了一個星期的年假嗎?怎麼精神狀態這麼差。據她說,原本在感染肺炎後,還沒有好好休息就投入工作,就毅然的拿了年假,打算在家當宅女。結果與她同住的母親,聽說明年將實行垃圾收費,要她趁放假,將家裏不要的物件丟棄。結果休假泡湯,還落得全身骨骼酸痛,最終帶著疲勞的身軀回到工作崗位。她心裏清楚,始作俑者是自己購物不謹慎,浪費了金錢之餘,買回家的東西多數都用不著。最終只好等過期或是有因緣才解決。

林林總總的推銷廣告,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刺激我們的感官,驅使我們掏錢消費。在搭乘地鐵、巴士時,抬頭隨處能見某商家的極力誘惑廣告。站在自動扶梯上,一幅幅的商品推介廣告,把握住在與你幾秒中擦身而過的機緣,想得到你的關注。有的甚至加入閃亮特效,以吸引你的注意力。就連走在路上,偶爾也可見貼在地面的商家推銷產品廣告。這類推銷產品方式,引用了「十方」——四方及四維、上下的概念,讓消費者見怪不怪,甚至感官麻木,也不懂得取捨,甚麼是必需品、甚麼是奢侈品。

根據《雜阿含經》[1]的記載,佛陀開示,眾生以六根接觸外境,煩惱繫縛外境的人、事、物。對人、事、物產生愛樂貪著,眷戀不捨。此時貪愛便生,有了貪愛就會想要執取。執取後就聚集了善惡等業,也就是有,緊接著生、老死等憂悲苦惱等便接踵而至。這樣生死流轉,一切苦的開始,歸根結底都是由於對外境的貪愛煩惱。就如經中以種樹作為譬喻:「如人種樹,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長得纖幼軟弱的樹苗,經過一番細心呵護培育,灌溉施肥等眾多因緣的具足下,樹得以茁壯成長。接觸外物,未能及時觀照自心,讓貪愛等煩惱由最初的小幼苗長成大樹。

相反,如果能於六根接觸外境時,就能生起無常觀——觀察一切都是無常;生滅觀——一切有生必有滅,無欲觀、滅觀、捨觀,對一切萬事萬物不生眷戀與顧念,心不會因此而被束縛,則熄滅貪愛,貪愛滅則執取、有、生老死等滅,一切眾苦便能消失。猶如上面舉種樹之譬喻,若想斷除貪愛等煩惱,必須在樹苗幼小時,讓其緣缺不生,不供給泥土養分,也不灌溉施肥。還必須斷根截枝,讓風吹、暴曬然後用火燒,最後將灰燼或隨風飄揚,或投水令其漂散四方,令其磨滅,掐斷其生長的能力。

現今社會,許許多多的誘惑,已經入侵、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貪愛煩惱等每天在滋長、腐蝕我們,可怕的是我們不知不覺的竟習以為常。而經中提及想要斷除貪愛,到達苦的盡頭,就必須由小樹開始,經過不間斷的努力,才有辦法到達苦的邊緣。加油啊!把貪愛等煩惱掐死在搖籃裏。

延伸閱讀

貪欲如苦種,蛆蠅爭競附!談《雜阿含經》之貪的過患


[1]《雜阿含經》卷十二(第二八三經)(大正卷二,79a25-b22)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