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由業感輪迴理論到阿賴耶識 (三)

(圖:Pixabay)

上回我們認識了不同的部派如何處理有關輪迴主體的困難,現在繼續來看他們如何對應感果功能的問題。這可以分兩方面來說:

(一) 依據佛教的「緣起」法則,人所造的善、惡業都是無常而才生即滅的,那麼它們的功能是以何種形式保留下來,以作為下一期「生」的「感果功能」,來感生未來新的「五蘊假體」生命?

 (二) 佛教既然反對有一個實「自我」來作「造業主體」及「感果主體」,那麼,這些業力後的餘勢力將被儲存於何處,直到一期生命的終結?特別是生「無色界」或「無想天」的眾生,他們已不再有「色蕴」所成的「色身」,這些業行餘勢力的「感果功能」又可以儲於何處使得將來可以產生感果的作用?

不同的部派都各自提出不同的理論,例如:

1.  說一切有部——「無表色」

2.  經量部——「種子熏習」學說

3.  正量部——不失法

4.  成實論師——業力增長說、業力不壞說

5.  大眾部分別說系——業力曾有說、業力成就說

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說一切有部所施設之「無表色」。在說一切有部的系統中,是以「五法」來總攝宇宙萬有的,《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有五法: 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行、五無為法[1]

我們常說的「五蘊」中的「色蘊」即「五法」中的「色法」;但「色法」在內容上其實比「色蘊」更豐富:

色云何 ? 謂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

四大種者,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所造色者,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

所觸一分,及無表色。[2]

「無表色」是說一切有部所創立,是色法的一種,由四大種所造的,即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物質性元素所造的。所謂「無表」,根據《俱舍論》的解釋是指「非表示令他了知」[3], 意思是不能為我們的感官所知。大家會否懷疑「無表色」既是「色法」的一種,而一般「色法」都是可以有所表示於人(即可以成為我們的感知對象),何以「無表色」卻是無所表示於人?物質性活動的色法共有三類:

1) 有見有對色——是可以被看見而又有對礙性的(即佔用空間),及不可入性(即不可被其他物質進入)的物質,如山河、瓶、罐等等;

2) 無見有對色——是不能被看見但卻有對礙性的物質,如以原子狀態存在的極微元素,雖不能為人的肉眼所見,但卻是存在而又佔用空間的;

3) 無見無對色——是既不可見,亦無對礙的物質,這便是說一切有部的「無表色」。

那麼這些「無表色」是從何而來? 首先讓我們重溫甚麼是「業」。「業」即有道德性(或善或惡)的行為,如何會造出行為?所謂「心所思,思所作」意思是指由認識、決定後所作的身(身體上)、語(言語上)、意(思想上) 的反應。說一切有部將這些業行總攝為兩類:一為「思業」,等同於「意業」;二為「思所作業」,即「身業」及「語業」。「思業」純是內部思惟的精神活動,所以是「無表業」,也就是不可以表示令人知;至於「思所作業」則是「表業」,可以表示令人知。他們認為「表業」這種物質性的活動,是可轉化成「無表色」,即可轉化而成為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成的物質性的存在體,存在於我們的「五藴」體中,藉以將來感招當來的業果。至於「意業」純屬精神心識活動,與物質性的「色法」無關,故不能產生「無表色」。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有身體上或言語上的行為,「無表色」便可以依「身表業」或「語表業」而產生。

在說一切有部的理論架構下,一切事物的作用會生滅,但其體卻是過、未、現三世恆存的。因此當我們造作一個行為而成為「身」或「語表業」,「無表色」便依這些「表業」而俱起,這些由表業轉生的「身無表色」及「語無表色」是能貫串過去、未來及現在三世,長時相續,令有情於一期生終結後,能感招來生的宇宙與人生果報。

生在「欲界」及「色界」的眾生,有物質性活動,所以動身發語,由「身」、「語」兩種「表業」為緣,就能引生物質性的「無表色」,可以感生未來業果。但於「無色界」的眾生卻是沒有物質活動的,豈不是便沒有「無表色」?針對這問題,說一切有部解釋「無表色」雖說是從地、水、火、風四大極微元素所成,但由於是「無見無對」,所以不但「欲界有情」可以成就,「色界有情」可以成就,「無色界有情」也可以成就。《大毘婆沙論》說:

若諸聖者生無色界。此中聖者住胎藏時不能起表。前生表業已失。

但成就靜慮無漏無表。

若諸聖者生無色界者。學成就學無表。

無學成就無學無表。有成就身表亦此無表。[4]

那些生無色界的諸聖者,住胎藏時,不能產生「表業」,所以生前的「表業」已失,但他們在修「無色定」靜慮時,卻能產生靜慮無漏的「無表色」,依此類「無表色」,所以能感招「無色界」的業果。至於住「無色界」之「有學」、「無學」聖者的所造諸業,「有學」聖者可以成就「有學無表色」,「無學」聖者則成就「無學無表色」。

說一切有部就是如此結合其「無表色」與「三世實有」的理論,來解決如何保存感果功能的難題。然而此種理論,卻有三個漏洞:

1)    「無表色」既為「色法」,便應該有生滅無常的性質,怎能說為實有而恆存三世?說一切有部沒有明確而又令人信服之解釋。

2)    「五藴假體」壞滅後,這些「無表色」究竟被繼續保存於何處?說一切有部沒有處理這個疑問。

3)    某一個有情造業所生的「無表色」如何保證不會與其他有情的「無表色」相混,以至有因果錯亂的情況?

正如龍樹菩薩於《中論‧觀業品》中對說一切有部的辨破,這些被執為自性實有的「業行」,若能一直保存至接受果報,那麼這些「業行」即成為「常住」;「常住」便是永恆不變,那便沒有感果的作用。假若說這些「業行」是實無體(虛無所有)的話,那麼這些「業行」便成為「斷滅」,既已「斷滅」又如何能夠產生果報?因此說一切有部這些依著「業行」而有的「無表色」,無論是或常、或斷,都是不能以相續變化作為其存在方式而可以於將來招感果報的。[5]

說一切有部「無表色」的施設並未能圓滿地解決感果功能的問題。下一次將與大家繼續探討由經量部提出的「種子熏習」理論。

延伸閱讀

由業感輪迴到阿賴耶識(一)


[1] CEBTA, T26, no. 1542, p.692, b23。

[2]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CEBTA, T27, no. 1545, p.393, c01。

[3] CEBTA, T29, no. 1558, p.003, a18。

[4] CEBTA, T27, no. 1545, p.635, c15。

[5] 《中論‧觀業品》:「業若住至受果報。即為是常。是事不然。何以故。業是生滅相。一念尚不住。何況至果報。若謂業滅。滅則無。云何能生果報。」(CBETA, T30, no.1564, p.0022, a08)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