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老年修行三要:老當益修、簡單直接和無懼身障

不少年長的人擔心,踏入老齡修行諸多不便,恐難有成就。其實很多大德都鼓勵我們修行不分年紀。本文以「老當益修」為開始,與各位分享善知識的見地。「老當益修」就是越老越該修行,而且應趕快修。

《雜阿含經》第979經記載,俱夷那竭國有位叫須跋陀羅的外道,已屆一百二十歲,「年耆根熟」,雖然為當地人恭敬供養,得悉世尊可能不久於世,心中帶著很大疑問,希望向佛陀請示。須跋陀羅到達時,阿難正於園門外經行。他表達來意,阿難答道:「莫逼世尊,世尊疲極。」如是者須跋陀羅再三請求阿難,阿難仍再三不許。其實當時世尊以天耳聞知阿難與須跋陀羅的對答,便告訴阿難,無須阻止須跋陀羅,可請他進來問疑。世尊還說,這次是他最後一次與外道出家人論議,而須跋陀羅亦是「最後得證聲聞善來比丘」。於是須跋陀羅入見佛陀,得聞正法,成為佛陀最後一位弟子。可見佛陀不會受者年齡而放棄開示正道。

須跋陀羅初聽佛陀開示,便「心善解脫,得阿羅漢」。須跋陀羅得阿羅漢果,並知道佛陀的狀況後,心中已經決定:「我不忍見佛般涅槃,我當先般涅槃。」這樣,須跋陀羅就先於世尊涅槃。此經說明,佛陀示現慈悲度世,直到世壽最後一刻,須跋陀羅亦於世壽最後一刻證果。筆者讀這段經文,領會到救拔和修行都沒有早遲。人壽絶不限制修行。若果世壽已高,則更應趕快修行,佛菩薩隨時都會接引。

本文標舉的第二點,是借廣欽老和尚的開示,提出老年修行宜簡單直接。

老和尚的開示錄載,台南某寺悟某法師,已年屆八十二,出家時間很短。一次專誠探訪廣欽老和尚,請示修行之道。老和尚說:「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這條路是比較慢,一心念佛,帶業往生西方,是最快的。」悟某法師一再表示,覺得難以理解佛法。老和尚便說,人到老年,要想要學不同的新事,確是比較難有結果。但若能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往生西方便能旨望。原來這位悟某法師在寺中擔任香燈職事。老和尚即循循善誘說:「擔任香燈是最好利用來念佛的,一面擦擦抹抹地做事,一面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最好的。」(一九八零年閏六月十日承天禪寺,老和尚時年八十九歲。)

這段開示在說,老年人修行要簡單直接,目標清晰,就是解決生死大事。修行宜專心一致,時刻不忘,如比就能成就。

本文說的第三點是,年長時修行,視乎自己的身體狀況作調整,不必強求達到甚麼標準,健康便不成為障礙。修身是多生多世的,只要不枉今生勤修行便是好事。

聖嚴法師在《禪的智慧》中提到,有些人年紀長,但精力不衰。有些人卻一向都衰弱。因此不該以年紀來區別,而是看個別情況。法師談到,有一位七十八歲的男士參加他主持的禪七,他自覺身體沒有甚麼問題,堅持參加所有活動。後來他坦言覺得很辛苦,法師就著他改用「生起慚愧心」的方法,例如留意自己的弱點,覺知自我的虛幻等。他遵從指導,不再嘗試和其他的修行者比較,情況立即改善了很多。釋放壓力後,他找到法師,忍不住流下淚來,自覺身體再也不會成為障礙,法師也給予認可。

聖嚴法師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應按照自己的健康和活力來修行,反而不是按照年紀。只需持續不分心,修行便能長進。身體脆弱不錯是一種障礙,但是可以跨過的。法師以日本兩位偉大禪師為例鼓勵大家: 道元(公元1200至1253年)和白隱(公元1689至1769年)的健康情況都不佳,但他們都成為大修行者。因此,無論年紀、健康或身體情況怎樣,還是無礙修行的。

老年修行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且待另文再和各位分享。

延伸閱讀

以禪修轉化和超越自己:楊蓓教授引導我們練習專一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