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AI人工智慧與佛學資訊 

圖:NORBU中文聊天機器人( www.cbeta.org/AI/norbu.htm

互聯網上有太多基於不同立場的資訊,不少含有偏見成分[1][2],有些甚至是刻意被製造出來的虛假訊息,因此AI人工智能容易錯誤地運用了缺乏事實核查的內容,而教育界也憂慮會導致使用者提取了錯誤的、偏見的、或虛假的訊息[3]

在佛教的話題方面,筆者在前一篇文章抒發了有關AI人工智慧能否修行證悟的個人看法[4],至於AI對學佛者是否有幫助? 筆者不妨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運用AI人工智慧方面的經驗。

去年由美國Open AI新創建的人工智慧暫未支援香港地區使用,只能透過申請一個外國VPN網址及以外國手機號碼註冊才能接通服務。筆者則是透過朋友介紹加入在Telegram用戶以API搭建的引擎客戶端運作,才能一試它的快問快答及個人化的功能模式。後來透過Quora新開發的Poe,能夠直接向一系列的(包括ChatGPT 在內)的AI聊天機器人發問。最近ChatGPT分成了免費開放版及付費版,但仍舊不支援香港,香港的使用者則可以透過Poe使用兩者。

筆者試用後發覺使用AI人工智慧有一個好處,就是使用者可以用「自然的」語言模式發問,而AI也能夠自動生成經過篩選、歸納和整理後的資料,並提供一個「總結/結論」給用者。相對於使用一般搜尋引擎,在輸入「關鍵字」後得到的是一大堆含有該關鍵字的網站或網頁「連結」,然後必需自己揀選並按入相關的連結,進入後還需自己查找和自行篩選相關的內容;很多時需要逐一按入不同的連結查看,才能找到真正相關的資料或集齊所需的內容;最後還需自己把資料歸納和整合,方能得出較完整的資料和總結。這樣來來回回頗為花費時間和精力。

後來發覺ChatGPT的資料庫是限定在2021年9月之前的,並不能夠提供近期(最近兩年間)的資訊。例如筆者問它有關香港口罩令是在甚麼時候取消的? 以及今年香港的七人欖球賽結果如何?它都無法提供答案!筆者再問它有關俄烏戰爭是在甚麼時候爆發的? ChatGPT的答覆是:「俄烏戰爭指的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主要發生在2014年。」而Poe Assistant的答覆則是:「根據我的知識截止日期是2021年,⋯⋯我並不清楚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是否已經演變成一場全面的戰爭,因為這超出了我的知識範圍。⋯⋯我無法提供最新的資訊。建議你查閱可靠的新聞來源以獲取最新的資訊。」

OpenAI去年秋季公佈了最新的ChatGPT功能,經改良後連結了Bing瀏覽器,讓付費會員可以透過它查找到最新的資訊,並同時提供原始資訊的連結,以增強資料的可信程度和範圍,這樣,使用者也可以追溯資料的原始來源。然而,這未必能改善AI在輸出中隱含著預設的立場和帶有偏見成份的資訊,畢竟西方原始大數據庫的資訊本身就含有很多偏頗的成分。

說到這裏,筆者想分享一些有關於佛教資訊的查詢情況。筆者有位加拿大朋友登入ChatGPT網站開了個戶口並向它發問:「佛是甚麼?」他得到的答覆如下:

「佛是指悟道成佛的人,佛教認為他們已經超越了生老病死的輪迴,達到了解脫和覺悟的境界。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Siddhartha Gautama) 被尊稱為『佛陀』,他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在印度北部的迦毘羅衛國悟道成佛,開創了佛教宗教。佛教教義强調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慈悲為懷,尋求超越苦難和無明的境界。」

朋友把這個看似頭頭是道的回答登載到交流群組中,隔了一段時間,朋友和群組中人都沒有表示異議。筆者於是乎指出佛陀悟道成佛的地點並不是在釋迦族聚居地的迦毘羅衛國,而是在恆河以南的摩揭陀國附近的菩提迦耶。這個資訊在網上隨時可以搜尋得到,筆者給他們附上含有數則搜尋結果的圖片,朋友說他沒有考據。也許部分佛教人士也未必認識吧!但想不到號稱知識淵博兼有學習能力的AI也未能夠從訓練它的資料中精確地指出。這裏帶出了幾個層面的問題:一、訓練它所採用的資料庫是否有這方面的正確資訊?二、人工智慧是否真的能夠從眾多資訊中過濾並找出精準的答案?後來朋友再加上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提問才能獲得較貼切和準確的回應?

直到最近,筆者有同修朋友告知一個最新由CBETA與馬來西亞NORBU團隊一起合作開發(還在調整階段)的中文聊天機器人[5],專門回答基本的佛學問題。筆者嘗試以一個簡單的問題,跟NORBU的對答如下:

問:「請說明佛陀的生卒年份。」

答:「對不起,我不知道該問題的答案。我仍在接受訓練,您可以提供更多資訊嗎?」

筆者把問題弄淺白些:–

問:「請說明佛陀的出生及入滅年份。」

答:「佛陀的出生年份根據傳統記載是西元前623年,而入滅年份則是西元前543年。這些年份是根據1950年於斯里蘭卡科倫坡舉辦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上,全球佛教界做出的共同規定。佛陀的一生中,他於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並在八十歲時入滅。」

由於筆者知道這與北傳佛教所採用的年份不同,於是再把問題調整了一下:–

問:「請說明北傳佛教所採用的佛陀生卒年份。」

答:「在北傳佛教中,關於佛陀的誕生和涅槃(逝世)年份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學者們對此有多種不同的推算。根據一些較為保守的估計,佛陀的涅槃年代大致以公元前480年左右為核心。然而,具體的誕生年份則更加難以確定,不同的學者和傳統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對不起,我不知道該問題的答案。我仍在接受訓練,您可以提供更多資訊嗎?」

有同修朋友以更詳細的提問方式發問,所得到的回應結果如下:–

問: 「根據北傳佛教,佛陀釋迦牟尼的出世與入滅的時間年份是?」

NORBU答:(筆者簡略列出)「北傳的記載,根據傳統的歷史和學者的研究,通常認為是西元前563-483年。」

Poe Asst答:(筆者簡略列出)「北傳的傳統,通常被認為是西元前563-483或624-544年。然而,由於相關文獻的不確定性和學者之間的不同觀點,這些日期可能會有所變化。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年份是根據傳統的歷史記錄和學者的研究而得出的,並非確定無疑的歷史事實。」

與此同時,也有朋友問相同的問題而得不到預期的答案,相信這正如網站所說明,它仍在接受訓練,可以的話,使用者是可以提供一些資訊回饋給它的。

筆者就佛陀的生卒年份,翻閱呂澂先生的《印度佛學源流略論》,裏面指出佛滅的年代異說總計起來約有六十種之多!其中南方多國的公元前544年較具代表性,而呂澂先生和學者們以「點記說」推算為公元前486年;印度編歷史採用前者作為傳說的年代,後者作為蓋然性的年代,與呂澂先生等學者的推算吻合[6]

此外,筆者發覺西方AI機器人提及的佛教近代人物一般是以達賴喇嘛及一行禪師及以他們的觀點為主,而所提及的佛教著作也是以西方學者的著作為主。

總的來說,AI人工智慧可以極快速地提供一個綜合式的答覆,比較人性化。然而,缺點之一是可能會出現誤解、無法理解上下文或提供不完整的答案。例如,當問題涉及特定領域的知識或需要深入推理時,可能無法提供像人類專家那樣全面和準確的回答,原因之一相信是有很多學術研究資料受版權法保護,並不能隨便被AI造訪的。對於答案的深入性和準確性,還需要用戶自己再去考量和驗證。此外,西方建立的人工智慧也傾向只能提供在西方流通的佛教資訊,以及偏向以西方文化理解佛法的角度作出回應。

筆者在查找資料時,習慣使用多個不同的搜索引擎,也造訪一些學術資料庫,以及翻閱一些學者的著作,以增加資料的準確度,同時也增進理解。有時為了印證,需要反覆查看其他資料,雖然會花更多的時間,但比起直接採用AI所答覆的內容的可靠性更有信心。

佛陀在《跋提雅經》中曾對跋提雅說:「你們不要因口傳、不要因傳承、不要因傳說這樣、不要因經藏之教、不要因邏輯推論、不要因推理、不要因理論的深思、不要因沉思後接受之見解、不要因有能力者的形象、不要因『沙門是我們尊敬的』[而遵循],跋提雅!如果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法是不善的,這些法是有罪的,這些法是智者所責備的,完成與受持這些法導向不利與苦。』時,那時,跋提雅!你們應該捨斷。」[7]換成現在,也許我們還應加上「不要因是AI智慧所演算的而接受」!

關於準確度,筆者曾以一條有趣的數學題目請教於人工智慧機器人,無奈經過多翻提問AI也未能提供正確合理的答案,筆者最後索性告知它正確的答案,結果它只是按著答案給了一個總結,並沒有解釋計算過程及原理。也許筆者所使用的並不是精於數學的AI模型。這是題外話,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如何證明「機器中的鬼魂」?


[1] Zou, J., & Schiebinger, L. (2018). Design AI so that it’s fair. Nature, 559, pp324–326.

[2] Ananya (2024). AI image generators often give racist and sexist results: can they be fixed?. Nature, 627, pp722–725.

[3] 陳卓禧 (2023.2.2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壞』人?〉,《星島日報》「校長有情專欄」。

[4] 黃彥鳳 (2023.5.19) : 〈AI人工智慧給學佛人的啟示〉。《佛門網》。

[5] NORBU中文聊天機器人: https://www.cbeta.org/AI/norbu.htm. (進入後,點選右下角的小icon 或在右下角的空白位置按一下便可轉到輪入介面。)

[6]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民國97年4月第二版,大千出版社,頁006-010。

[7] 增支部4集193《跋提雅經》。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