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長谷寺建於奈良時代天平八年(736),是鎌倉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以獨特的地藏菩薩像聞名。當地人相信,來到長谷寺,一定要找隱藏在角落裏的「和樂地藏」──石像以和藹可掬的模樣著稱,巧妙地隱身在寺內各處,被認是幸福、和平的象徵。
相傳721年,初瀨(今奈良)兩位雕刻工匠,以同一棵樟樹雕出兩尊觀音像,一尊供奉在奈良長谷寺,另一尊放在海中,祈求菩薩去有緣之地救苦救難。海中的觀音像漂流十五年後,終於在鎌倉被沖上岸,後人隨即建造長谷寺供奉。
寺中也有一座十一面觀世音像,高9.18米,全身鍍金,是日本最大的木雕佛像之一,坐落在主建築觀音堂內,象徵著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的慈悲心腸。
長谷寺依山而建,寺内草木四時有序,景致不同,一年四季盛開美麗的花卉,是日本著名的賞花勝地,除了梅花、櫻花和紅葉,尤以夏天的繡球花最富盛名,每年6月都會舉辦「繡球花祭」。

這座寺院以地藏堂的數百尊地藏菩薩像聞名,平台上陳列著的小雕像,代表接引已故兒童往生善處。

在日本佛教中,地藏菩薩是孩子的守衛者,能夠接引逝世的孩子往生善道。佛典記載,地藏菩薩過去生曾為婆羅門女與光目女,以供養三寶的功德,救度母親脫離地獄之苦,其慈悲精神是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寺中還有坐落在三個隱密地點的「良緣地藏」──這三尊三位一體,雙眼瞇成一條線、小嘴微張、雙手合十的地藏菩薩,造型可愛,深受男女老少喜愛。據說,如果能找到這三尊良緣地藏,並在菩薩面前虔誠祈願,就能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緣。

寺方更會定期改變不同地藏菩薩像的供奉地點,讓參訪者多了一些「尋寶」的樂趣。
延伸閱讀: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含藏的養生法——從地藏菩薩聖號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