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清明節報恩:佛陀曾開示,世間之恩有四種⋯⋯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等,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有云:「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從佛教角度而言,這個節日有甚麼意義呢?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表達孝思的日子。在這個節日,通常大家都會前往祖墳掃墓,而各大漢傳佛教道場也會舉行清明法會,將功德迴向給亡者。

參加清明法會,一方面是修行,另一方面是為了報恩。佛教重視知恩報恩,心懷感恩就能夠減少煩惱。我們要向誰報恩呢?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述說了佛教的報恩思想。佛陀開示:「我今為汝分別演說世出世間有恩之處: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

一. 父母恩:四種恩中,佛陀首先強調要「報父母恩」。「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栴檀沉香,立諸房舍,百寶莊嚴床臥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供養數百位大神仙,也不及一念孝心,供養父母。由此可見孝親的重要性。

二. 眾生恩

經中又云:「世間眾生同父母,我如男女行孝養。」在我們多生多世的輪迴裏,一切眾生都可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曾經對我們有恩。因此報眾生恩,就是像對待父母一樣恭敬供養一切眾生。

三. 國王恩

如果我們能夠對社會盡責任,照顧貧困無依的眾生,並對家人盡義務,便能報答社會照顧之恩。

四. 三寶恩

三寶是佛、法和僧,也是真正皈依之處。有了三寶,我們才能聽聞佛法。佛陀經過累劫精進,才能圓滿菩薩道。入滅後,弟子將其開示結集成經文,弘揚佛法,使眾生從解脫煩惱。經中云:「三寶恩者,名不思議利樂眾生無有休息。」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以報答三寶的深恩。


延伸閱讀:
討債與報恩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